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相同的環境下,每天面對著相同的市場行情,但交易業績卻各不相同,這其中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道氏理論作為現代技術分析的鼻祖,雖為廣大交易者所熟知,但真正把握其核心的又有多少呢?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你和交易高手之間的差距也許就是這5點核心! 1 價格包容一切 期貨交易者分為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兩大派別,其中前者的理論依據就在于“價格包容一切”,認為所有的市場信息最終都會通過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只要分析價格變化的規律就可以對未來行情走勢有一個方向性的判斷。 道氏理論的這一觀點說來很容易,但其實很多人對它存在著理解上的偏差。很多交易員試圖依靠各種交易數據來準確地推測出價格的走勢,認為價格既然包容一切就肯定可以預測未來的變化。其實不然,正因為價格包容一切,所以所有的交易行為才更應該跟隨價格,而不是超越價格。在實際交易中,只有“隨勢”才是真正遵守“價格包容一切”的原則。 2 趨勢的判定及劃分 投資者在參與市場時,一定要明確“趨勢”的本質,趨勢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不同的時間周期內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對于趨勢的把握一定要結合自己的交易周期,順勢而為。當不同周期趨勢發生沖突時,要遵循“順大勢,逆小勢”的原則;而當不同周期的趨勢發生共振時,就預示著大機會即將到來。一定要把握趨勢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數。發現自己操作與趨勢逆向而行時,一定要堅決止損。 3 道氏理論的牛市三階段 道氏理論將牛市分為:懷疑階段、樂觀階段和狂熱階段。在懷疑階段時,市場表現為行情拖沓,價格震蕩不前。這時正逢主力資金逐步建倉,聰明的交易者會輕倉嘗試并設好止損,或者保持冷靜地觀望。 當市場到達樂觀階段時,意味著行情理出頭緒,選擇了方向。很多普通交易者在這個階段不能及時捕捉機會,而聰明的交易者則在行情逐漸辨明方向時順勢而入了。這一階段發展到中部時,普通投資者會看出端倪,并且大舉介入,從而推動行情加速。 市場的最后一個階段量能會得到充分的釋放,市場氛圍異常活躍,普通交易者跑步進場,追漲殺跌。市場主力通常會在這一階段選擇止盈離場,而聰明的交易者也應該從普通群眾的貪婪中警覺到危險的氣息,從而減倉或者止盈離場。清楚并且可以熟練識別出牛市發展過程,是交易成功的必要條件。 4 道氏理論的熊市三階段 道氏理論把熊市分為:失望階段、悲觀階段和絕望階段。處于失望階段時,市場表現為量能逐漸收縮,行情在市場的高點附近筑頂。此時,交易者若身處其中要立即止盈出場或逐步減倉,盡可能減少損失。 隨著關鍵位置的失守,牛熊分水嶺出現,市場并進入悲觀階段。這時,新入資金越來越少,平倉離場越來越多,令市場原有趨勢的延續力量被完全消磨殆盡,并出現反轉形態。此時交易者切忌慌張,悲觀階段之后,一般會有一段次級趨勢的修正,抑或是一段橫向整理運動。交易者可借這一時機離場出逃,防止進一步被套。 最后市場再次殺跌,進入絕望期。到達絕望階段大部分普通交易者選擇斬倉止損,市場一片哀嚎。 5 指標的相互驗證 判斷一段行情的走向要依靠多種技術指標的分析,很多交易者對此存在誤區,認為只要是兩個不同的指標就可以相互驗證。其實,兩個相同原理的技術指標進行互相驗證,得出的結論是不具有可信度的。交易者要使用不同緯度的指標進行驗證,比如用量倉指標驗證價格和均線,用擺動指數來確定行情運行的狀態,最終得出對未來趨勢的判斷才會相對準確。 理論是死的,市場和人是活的。傳承了百余年的道氏理論在現代期貨市場上應該被靈活地看待,用時代的眼光去觀察并且把握其中的核心,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交易有一個質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