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根活佛
作者:生根活佛
我剛出家及進入益西寺時,心里有一種恐懼感,總怕自己學習跟不上別人,別人對我有看法。我很在乎別人看我的眼色,而且也害怕輪回的痛苦,不敢面對社會及生活,更怕生死的痛苦,經常想如何了斷生死,每天胡思亂想,愁眉苦臉,同修們看到我悶悶不樂的樣子,他們給我取了個名子叫作“超越生死妄想者”,聽到他們這樣的調侃,我的心里越來越著急。于是,每天東拜高僧,西拜大德,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修那個法門,希望早點了斷生死的痛苦,超越輪回。 這樣兩年過去了,我的心依然沒有辦法安靜下來。那時我還有一個恐懼,寺院正在修建,我每天都去砍木頭、滾木頭,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我明天會不會死亡?那樣的話我就完了,佛法還沒有修好自己先死了,一定不會解脫、了斷生死的痛苦,并且覺得自己非常愚癡。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平安長壽,只有平安長壽,才能修成正果。這時我突然想起千手千眼佛海(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祈求觀音菩薩加持平安健康。 這時有人告訴我:“恩珠降澤仁波切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他已經修煉千手千眼佛海(觀音菩薩心咒)六個億,而且生了佛海牙,你最好求他。”我覺得這事非常稀奇,就拿起鮮花及哈達,跑到恩珠降澤仁波切跟前,頂禮三拜,求千手千眼佛海灌頂和傳承。恩珠降澤仁波切非常慈悲善良,慈善的笑容吸引了我野蠻的心,他滿足了我的要求,讓我看他八十歲時,修煉千手千眼佛海心咒六個億而生的六個牙齒,非常殊勝,讓我增加了信心,而且他賜給我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甘露丸。 我法喜充滿,準備閉關修煉佛海,找了一位幫我做法的侍者,我自己一個人進入了空房,修煉觀音佛海,忘記給寺院管家打招呼,這樣閉關五十天,沒有出現任何現象,而且在閉關的過程,我的心越來越亂,越來越急,生死的恐懼越來越強烈,一天沒有睡覺。 有一天我的侍者跑過來說:“你的師父恩珠降澤仁波切說,下午來看你。”我就說:“一般閉關不能隨便開門,但我師父來了一定要開門,我有很多問題要問師父。”下午師父親臨我閉關的地方,我和侍者出去迎接師父,師父二話沒說就進入閉關房。他四周觀察,然后看了看墻上掛的佛海唐卡和供桌上的觀音佛像,便自己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問道:“你在干嗎?”我有點害怕,直接回答:“修煉觀音菩薩。” 師父又問:“你為何修佛海呢?”我膽怯地說:“求佛海加持我了斷生死,平安學佛,自心清凈。”師父的表情非常奇怪,又問:“你不去修建寺院,不去冒險,就不能經歷生死的痛苦,光修觀音菩薩,能了斷生死的痛苦嗎?”我無言以對。師父又說:“你躲在安全的地方修煉佛海,生死痛苦了斷了嗎?” 突然我心里產生了疑問,便直截了當地問:“師父,那么,世尊為何傳教佛海法門呢?”師父笑呵呵地說:“世尊也沒有說讓我們去心外求佛海啊!”我根本不理解師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站在觀音菩薩唐卡面前。 師父開玩笑說:“你坐下來,我給你講一講生死的過程。”我和師父坐了下來。 師父說:“今天的仁孜尼馬(作者的名字)是否昨天的仁孜尼馬?” 我立馬回答:“是。”師父又問:“今天的仁孜尼馬,正在與我一起席地而坐,促膝交談,昨天的仁孜尼馬跟我在一起嗎?” 我回答:“沒有。”師父又問:“你給我回答,昨天的仁孜尼馬去哪里了?死了,還是活著呢?” 我想了半天:“死了。” 師父哈哈大笑:“聰明!你知道昨天的仁孜尼馬死了,已經不存在了,你心里害怕嗎?” 我回答:“沒有害怕,也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師父說:“因為你一直相信明天存在,所以你不害怕。但是,你懼怕最終的死亡,因為,你對來世的存在心里沒底,所以害怕。” 師父很耐心地說:“孩子,生死其實是生命變化的回照,如果你生得毫無意義,那么,其死必定也是如此;如果你死得毫無意義,那么,其生必定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真能將死亡看作是去另一個世界的必經之路,那么,對我們來講死還有什么可怕呢?” 最后師父跟我開玩笑說:“孩子,要記住人活的時候總是害怕,死亡的那天更害怕;人活的時候勇敢,死亡的那天更勇敢。當人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如果害怕、恐懼,那么,他的下一世會出生在恐懼不安的地方,永遠不會安寧的,就像現在的你。人活的時候不快樂,將來死亡也不快樂,來世不可能快樂,佛經里講得很清楚,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師父用心良苦,為我指點迷津,突然師父站起幾步走到墻邊,順手取下我的佛海唐卡,匆匆走向門口,將唐卡掛在了門上,問:“佛海在哪里?” 我答:“在門口。” 師父又問:“這個佛海它自己都保不住地盤,怎么能保佑你平安呢?有這樣一句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聽說過嗎?” 我低著頭尋思了很長時間,也回答了很多,但內心依然不明白師父的意思,膽怯地問:“師父,我如何才能認識到生死,怎樣才能了斷生死的痛苦,怎樣才能得到平安及安全感呢?” 師父看了看我說:“首先問你自己,要反觀自心。第一,生死是什么?生死從哪里來?現在住在哪里?將來去哪里?第二,誰在生死痛苦?誰認識生死痛苦?誰知道自己在為生死痛苦而痛苦?第三,誰想要平安?誰知道平安是什么?誰讓你追求平安?第四,恐懼感和安全感之間差別在哪里?誰知道差別呢?” 聽了師父一連串的問題,我突然醒悟,原來都是自心不靜,自心不安,沒有認識自心而引起的諸多不安。我們的心就像野蠻的動物一樣追求外景,妄想依靠外緣來了斷內心的生死痛苦,那怎么可能呢。其實自心就是佛海,自心即是觀音;自心以外非觀音,觀音以外非自心,自心和觀音是沒有分別的。我法喜充滿,立刻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師父,起來后一溜煙地跑進了森林,跟僧人們一起砍伐木頭。 伐木是很危險的,每當我遇到危難時,第一,我把師父觀想成佛海及觀音;第二,把危難的事觀想為觀音現象,把眾生觀想成觀音;第三,反觀自心,問誰在害怕,誰在恐懼,誰在痛苦,按照師父的教誨去觀察體悟,從此對死亡再也沒有大的恐懼。 我把死亡看作是去另一個世界的必經之路,可是去另外一個世界之前必須要快樂,如果現在不快樂的話,下一世去另一個世界也不快樂。因此,我經常學習快樂,我也跟別人說,學佛就是學習快樂,自己快樂,讓別人也快樂,那就是佛陀的精神,就像佛一樣常樂我寂。佛說的涅槃就是大樂,也是究竟的安樂,內心安樂的時候,一切恐懼早就灰飛煙滅。 后來有一位活佛告訴我,我的師父恩珠降澤仁波切,正是佛海及觀音菩薩的現身。無論別人說什么,也許有人會認為耳聽為虛,但在我的心里,恩珠降澤仁波切永遠是千手千眼菩薩,救苦救難的佛陀。 友情提醒 點擊下面獲取更多內容 1. 心子的意思 2.本教加行的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