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如果單純的按照基金的風險來看的話,我們按照風險從小到大排序應該是: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通常貨幣基金的收益就在3%-4%左右,債券基金長期看收益率平均6%---8%。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波動是比較大的,市場好的時候平均收益能有40%,好一些的基金收益率都會翻倍。但是如果市場不好,短期虧損也很大,也會有30%---40%。 所以建議新手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如果選擇投資股票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可以選擇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平攤風險。 基金定投,簡單的說就是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金額,買入約定的基金。聽起來很簡單,有點強制儲蓄,零存整取的意思,可是這樣分期分批投資,和一次性投資相比,具體好在哪呢? 我來給你算比帳。假設你每個月用3000元做定投,當時基金凈值是1.5元,那么第一次入場,你買到了2000的份額。可惜你運氣很差,買了就跌,第二次扣款時,基金凈值跌到了1元,于是這次,你買了3000的份額。第三次扣款時,基金凈值跌到了5毛,這次3000元買到6000的份額。那這三次定投下來,你的基金成本是多少呢 可能有人要脫口而出——1元。三次嘛,1.5元一次,1元一次,0.5元一次,三次平均下來,中間價不就是1元嗎?! 錯! 你現在打開手機計算器,用我們的總成本,也就是3000元乘以3次的9000元,除以一共買到的份額,也就是2000 3000 6000=11000,看到了么?成本是0.818元。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等到基金回到三次凈值的中間價1元,只要回到0.818元時,我們就不虧了。而如果回到你以為的中間成本1元,那時我們已經賺到22%了。這,就是基金定投的魔力——市場越高,基金凈值越高時,我們買入的份額就越少;相反,當市場越低,基金凈值越低時,我們買入的份額就越多,這樣才真正做到了高位減倉、低位加碼,幫助我們戰勝了人性,也實現了對人類常態投資心理的完美迎合。 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大多不具備市場分析的能力,很難對未來的趨勢做出判斷,同時又及其容易受到投資情緒影響,盲目地追漲殺跌,導致投資收益不佳。基金定投,則通過固定期限、固定金額買入的方式,巧妙地幫助投資者實現了高點少買不追高;低點多買拉低成本的完美效果。市場總有漲跌,只要我們在熊市低點時通過基金定投積蓄了足夠的本金,就不愁牛市來臨時現抱佛腳,套在高崗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