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寫了一個致小白。 (其他轉載媒體讀者請關注“好機友攝影”公眾號,并搜索同名文章) 各類轉載媒體下面的留言,林林總總,大致總結起來就是“小白”感覺可操作性還不夠,所以有了下面這篇再致小白。 記得在幾年以前,我剛開始學習并馬上就熱愛上了臺球,只要工作不忙隔三差五,都要打那么一兩個小時。 由于我的時間比較機動,因此,大多數是我一個人去球房。每次都是找臺球廳的老板,或者讓他幫著找高手陪打。這個道理就像下棋找高手一樣,與高手過招提高才快。 雖然,總是被虐,不過也的確在桿法、思路上有明顯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就是,一顆球在我看來是無解的情況下,高手總能夠使用恰當的桿法來解球。所以有時我也會請教他們,怎樣去打這個球,為什么打那個球要使用這種桿法才能走到下一個進球 位,這樣比較菜的問題。 有的高手很謙虛,用運氣來搪塞。有的高手只是呵呵一笑。有的高手很專業,用切線、進球角之類的專業術語來解釋。 直到有一天,一個高手,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首先問我打了多長時間,然后,告訴我:”對于剛打球的人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記。我自己剛開始打的時間每次打比較難的球的時候都會刻意去記,應該用什么樣的桿法,應該加多少塞。解球、翻袋、做斯諾克都一樣,我都會刻意記。這樣下次就可以使用同樣套路來解決難題。”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打一年球,我頓時恍然大悟。跟下圍棋要記定式、手筋一樣,下次碰到相同的棋型的時候,就可以自如的用那些已知的套路來解決,或者在舊套路上加入一些新的變化以解決問題。 這個道理其實在攝影中也是成立的。 一個攝影師,面對不同的拍攝題材,怎么樣才能夠如有生花妙筆般創作出各類佳作。答案就是他們的套路,這個套路有的可能是他們,通過實踐積累出來的經驗套路,有一些可能就是他們,看過了很多很多同類的圖片,其他攝影師的作品,甚至是看過了一些繪畫作品,或者說是電影的鏡頭。最重要的是這樣東西并不是過煙云煙,而是記在了他們的“套路庫”里面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到夏季的時候,大家都會去拍荷花,每到秋季的時候,大家都會去拍紅葉黃葉,銀杏葉子。 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將這些題材拍得花樣百出,有些人拍一百張是一個樣,拍一千張也至多就是幾個樣? 兩者之間的區別之一,就是前者套路更多,并且能夠融會貫通,創造出來自己的套路,而后者掌握的套路就比較少了。 其實套路這個東西,在攝影中普遍存在。最典型的莫過于十幾種構圖法則,這就是由前人總結出來的套路。 透視牽引線構圖 垂直線構圖 散點式構圖 曲線構圖 框架式構圖
此外,備受攝影師與模特推崇的疼痛擺姿也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人像攝影】11招拍出完美大頭照,含220+款大頭照擺姿(其他轉載媒體讀者請關注“好機友攝影”公眾號,并搜索同名文章)頭痛 牙齒痛 嘴痛 脖子痛 所以,對于每一個希望在拍攝時,思路與想法泉涌的愛好者來說,聽我一句話,多記些“拍法”(套路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建了一個自己的圖片庫,這個圖片庫的分類方法,可以按照題材進行分類,比如說人像、風光……。人像又分為室內、室外……。室外的又分不同的景點,比如咖啡廳,比如說,小河邊,比如小樹林……等等等等不同的地方。 這樣當你去這些地方拍攝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圖庫,別人都是怎么拍的?記下這些套路,這樣等你到了拍攝場地的時候自然就可以臨場發揮。這個時候你如何構圖、使用什么樣的擺姿,大致就心中有數了。 同樣道理,拍攝風光也是一樣的,同樣建議建一個圖庫。比如說山有多少種排法?拍鳥有多少種排法,海水有多少種排法?拍荷花、拍銀杏,等等等等那么這些題材都有不同的拍攝套路,只要你的圖庫中,并把這些不同的套路都記住了,下次面對這些題材時自然胸有成竹。 當你使用不同手法、套路、拍法(其實是一個意思)拍攝同一題材時,自然不會出現一百張照片其實等于1張的情況,出片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