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官能癥雖然對患者的生命沒有什么威脅,但患者自己感覺卻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這類疾病具有明顯的“戲”醫特點,那么,從中醫角度如何認識?用什么方藥呢? 我常用的有四張方子,其一是血府逐瘀湯,其二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其三就是甘麥大棗湯,其四是生脈散。這四張方子往往是合起來化裁使用的。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血府逐瘀湯,這個是治療神經官能癥、抑郁癥這些神經官能癥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一個方子。為什么最終集中到這個方子上?在研究《醫林改錯》的時候我就發現,這張方子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一個方子。為什么這么講呢?血府逐瘀湯在《醫林改錯》里面列了以下這么多的病證,我們來一個一個回顧。 (1)頭痛。各種各樣的頭痛,如果這個頭痛沒有表證,沒有里證,沒有氣虛,沒有痰飲,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劑而愈。這證明它是一個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而且療效神奇。 (2)胸痛。胸痛也有好多方子,王清任說有忽然胸痛,其他方子皆不應,用此方一付即止。這個胸痛還不好說是什么胸痛,結合其他適應證,神經性胸痛可能性最大。你看適應癥還有胸不任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胸部不能蓋東西,壓一點東西就睡不著。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江西巡撫,是一個74歲的人,夜間睡覺的時候露著胸能睡,蓋上一層布都不能睡,說病了7年了,然后用此方五副痊愈,這是個什么病?是個神經功能紊亂,對不對?不可能是其他什么病。連一層布都不能蓋,你說是什么病?適應癥還有就是胸任重物,說一個女子22歲,夜間睡覺的時候必須讓她的侍女坐在她胸部才能睡,2年了,也是用這個方子三副藥就好了。那么這個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都能治,顯然是神經功能紊亂,它可以表現成任何一種形式的,用血府逐瘀湯能治好,而且效果還很好,這些都是頑固性疾病。 (3)天亮出汗。說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而醒名曰盜汗,治療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卻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汙。用血府逐瘀湯一兩副汗已。他意思是出汗實際上就是一個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無論你是自汗還是盜汗,尤其是盜汗更是這樣,均屬于神經功能紊亂。 (4)食自胸右下。就是吃東兩時食物一進咽部就覺得從胸的右邊往下咽,而不是從正中這樣往下咽。那么這種情況也是一種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說此方可效,痊愈難,這還是屬一個神經精神的問題。 (5)心里熱,也叫燈籠病,身外涼,心里熱,內有血瘀。如果按虛熱治,就愈補愈瘀,如果認為是實火,就愈涼愈凝,使血瘀更加嚴重。所以用這個湯三兩副就可以了。那外邊涼里面熱,心里覺得熱,身上覺得涼,也是一個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6)瞀悶,小事不能展開,就是心眼小,什么事想都想不開,想不開更是神經功能紊亂了,用血府逐瘀湯三副就好了。還有急躁,這更是神經的問題,還有夜睡夢多,依然是神經功能紊亂。 (7)呃逆。如說用了那么多治呃逆的藥,什么都無效的話,速用此方,不論輕重,一副即效。這個呃逆還是一個神經性功能紊亂。 (8)飲水即嗆,會咽有血滯,用此方即效。飲水即嗆,腦梗的時候可以嗆,神經功能紊亂的時候還是可以嗆,所以還是一個神經系統的問題。 (9)不眠,睡不著覺,夜不能睡,用養血安神藥治之不效,此方若神。 (10)小兒夜啼。小孩一到夜間就哭,用此方一兩副痊愈。小孩哭也沒有別的病,還是個神經的問題。 (11)心跳心悸,用歸脾湯等方不效,用此方百發百中。實際上這些人沒有什么疾病,就是老覺得心悸、睡不著覺。 (12)夜不安,就是夜里煩躁,重者滿床亂滾,一夜沒有安靜的時候,坐下起來,起來坐下,實際上也是神經功能紊亂。 (13)還有一個適應癥,俗言肝氣病,就是沒有什么原因就是愛生氣,也是神經功能紊亂,用此方應手而效。 (14)干嘔、惡心,用此方嘔立止,這是神經性惡心。 (15)晚發一陣熱,就是每天傍晚的時候覺得皮膚熱一陣,這還是一個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啊,重者兩副即愈。 以上所有的適應癥,全與大腦、神經密切相關,這張方子根據它的適用癥,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調節神經功能的一張方子,所以我使用這張方子的頻率很高。因為神經功能紊亂在人的疾病中占的比例太高了,這張方子的臨床效果你已經親眼看到了。我常把它作為一個基本方。 本文內容摘自《中醫體悟:父子親傳實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