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在建倉階段有多種手法,這些手法雖然隱秘,但從價量觀察上來看,應驗了那句諺語“沒有不透風的墻”。在股價極易被大資金操縱的情況下,成交量猶如中小投資者手中的一把利刃,只要能夠對成交量的變化進行仔細的分析,就不難發現主力的真實意圖。 莊家建倉時心態: 1、你必須在低價位區緩慢地買入股票,而且要買得越多越好; 2、你必須保密,否則跟風者在底部吃飽后,在高位全部歸還給你,把你當成提款機; 3、你必須在吃飽大量籌碼后伺機而動,等待合適的指數條件,等待個股基本面利好的公開前,等待拉高資金的到位等等; 4、你在此時已不能全身而退,想拋也拋不出去,拉高出貨成了唯一的出路。這時候如果泄密的話人們會在這時紛紛買入,當莊家吃飽喝足的時候才是他最薄弱的時候 在個股的選擇上要注重 市場領漲概念>龍頭>主力成交量對比確認信號>買入時機 因此從上述邏輯基本可以推導出這樣的選股思路: 1.首選要考慮目前的市場狀況主力被套后有多少機會自救成功,會不會自救! 2.選擇的概念個股有沒有市場矚目的關注效應,盤面回落時交易承接力強不強! 3.選擇的標的應當至少是龍二梯隊以上個股,或有明顯利好支撐的個股等(盤尾搶板的則可基本考慮放棄)。 4.確認昨日該股封板資金大量且次日開盤確認較大幅度被套(注意平盤開盤效果就會差很多)! 5.多數這類個股會利用反向效應次日開盤快速縮量下洗,去找支撐點后快速啟動反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激發市場跟風認同抄底的資金入場,下洗的目的是利用技術造勢,前提必須是縮量下挫,而這樣模式正好成就了最佳買點! 莊家建倉時間與空間 1、建倉時間:莊家建倉時間的長短與其自身的實力,當時的宏觀經濟,上市公司,大盤市況,技術形態等因素有關密切的關系,莊家在先王圈內建倉時間越長,收集的籌碼越多,未來股價的升值潛力就越大。一般情況短線莊家建倉時間在一周左右,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在一個季度左右,而長線莊家的建倉時間側在一年左右,甚至更長。而新股建倉時間側會相對短些。 2、建倉的空間:建倉的空間是決定莊家獲利空間的重要因素。如果建倉空間過小,市場沒有拋盤,莊家就拿不到籌碼。如果空間過大,就會縮小莊家的獲利空間。 主力建倉品種的特點和規律 1、“折騰”。有時,盤中突然出現一波小幅急升,但隨即又迅速走軟;有時盤中突然放量殺跌,但馬上又被大單拉起。 2、“低調”。主力剛開始建倉的品種,一般不會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顯得比較清冷,不像沖在一線的強勢股那樣顯得十分“張揚”和“高調”。 3、“壓盤”。主力正在建倉的品種,有時也會隨著吸籌數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而出現連續小幅上漲。正當投資者充滿希望之時,該股突然來了個急轉彎,呈長陰破位的“嚇人”走勢,有時則會出現連續小跌走勢。但當不少投資者擔心、絕望時,該股又長陽拔起,甚至在大盤和個股跳水時也表現得極為抗跌。所有這一切,都是主力建倉的需要和壓盤的結果。 主力建倉信號 1、盤口信息特征 盤口的信息語言,就是分時圖上顯示的買賣五檔。主力要在低位吸貨,即買進股票,就會在分時走勢圖中有所表現,所以散戶即可從盤口的特征來判斷主力是否在建倉。可以說盤口是觀察主力一舉一動的窗口。通常在主力建倉時,盤口都會出現以下幾點特征。 (1)主力在賣一檔掛出大單,通常在500手以上,而在買一檔上則掛上相對較小的買單,甚至有的主力在賣二、賣三、賣四、賣五都掛上大單,顯示出盤中的拋壓很大,以此來恐嚇散戶拋出手中的籌碼,達到建倉的目的。例如某只股票在賣一9.46元處掛出603手的賣單,而在買一9.45元處掛上7手的買單,一旦盤中出現9.46元的賣單,就會馬上被主力吃掉,依次不斷地向上撤單。如果賣一處9.46元的賣單突然被撤掉,那么賣一處的價格就會變成9.47元,盤口上出現這種情況,是主力吃貨建倉的明顯特征(前提是股價不是處于被炒作后的高位)。 (2)在賣二和賣三處掛上大單,賣一則掛很小的賣單,并且下面掛的買單都很小,然后主力慢慢地把賣一吃掉,隨后依次上撤賣單。例如某只股票,在賣二10.47元掛上了1599手,在賣三10.48元掛上了2989手,而在賣一10.46元只掛出了177手的賣單。主力這樣操作是為了等賣一處的177手被吃掉后,撤掉賣二處的1599手賣單,改掛賣一處100手10.46的賣單,再在賣二處該掛大單。散戶投資者看到這樣的盤口信息,會誤認為主力在拋貨,因此就會急忙拋出自己手中的籌碼,而正當散戶拋出籌碼時,主力正好一一吃掉。 (3)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后,盤口出現大單。例如某只股票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下跌過程后,股價企穩,盤口上賣單處出現很大的賣單,而下面的買單卻很小,不久后盤口上卻出現了很大的買單,直接把上面的大賣單一口吃掉。出現這種盤口跡象的話,就是主力建倉的特征。 (4)股價處于低位時,盤口出現對倒單。所謂“對倒單”是主力自買自賣的一種行為。在建倉過程中,主力大多會采用對倒單來打壓股價,以便在低位吃進更多的籌碼。此時,在K線圖上會表現出小陰線和小陽線交錯出現的情況,并且K線會沿著10日均線不斷上揚,盤面上會出現大的成交量,并且股價會出現連續下跌的小陰線。 (5)收盤前瞬間下砸股價。主力在尾市收盤前幾分鐘,突然出現一筆或幾筆大的賣單,降低很大的價位將股票拋出,使股價在收盤前瞬間被砸到了低位。主力這樣做是為了讓散戶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迅速將股價打壓下去,此時散戶們就會認為股價次日可能會出現大跌,使散戶們產生恐懼心理。在次日開盤后,主力便會先打壓股價,使其呈現出下跌的態勢,這個時候持股信心不堅定的散戶就會拋出手中的籌碼,主力正好一一吃進。 主力建倉的手法 一、打壓建倉法 。投資者都知道,個股從主力出貨以后,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幾波大的下跌。而下跌后的股票就再次具備了主力建倉的條件。此時,不管是之前出貨后的主力出貨再次建倉控股還是有新主力介入,都會在個股價跌到大底之前進場,并利用手中的籌碼連續打壓股價,使股價不斷創出新低。此時小資金投資者和散戶往往已經心態不穩,如果再配合有利空消息,大多數投資者就會忍不住選擇割肉出局,主力就會把這些割肉投資者拋出的股票買入建倉。底部歷時越長,莊家收集到的籌碼就越多。一般只有資金比較雄厚的主力才會選擇這種建倉手法,而且主力的保密工作也必須要做好。否則一旦在打壓股價時被別的主力接盤介入,前期所做努力就會前功盡棄。 二、反彈式建倉。反彈式建倉時主力利用人們“高拋低吸”、“見反彈出貨”、“見反彈減碼”心理,而采用的一種比較節省時間的建倉手法。當股價跌到一定低位時,雖然主力手里已經有了一定的籌碼,但距離主力的目標籌碼還差很多。為了讓更多的投資者拋出手中持有的浮籌,主力一般會利用手中資金和籌碼每格一段時間就制造一波反彈,然后再次將股價打壓回來。如此反復幾次,使散戶們和小資金投資者形成“股價到了什么價位就可以拋掉,然后在底部又揀回”的心理。而等到主力手里的籌碼到一定程度后,主力會再次制造反彈,而當大部分投資者把手中股票拋出后,主力卻不再打壓股價,而是繼續拉升。采用這種方法建倉的主力要比采用打壓建倉方法的主力容易發現,因為主力一般會在K線圖上留下雙重底、復合頭肩底等形態,只要大家認真去分析要發現主力并不難。 三、推土機法。主力采用這種建倉方式時,一般在K線圖上會有明顯的痕跡。從K線圖上來看,K線的走勢是陰陽交錯的,就是一根陰線后,拉一根陽線,然后再拉2~3根陰線,再拉2~3根陽線,而股價卻在這樣的走勢中慢慢推高。因為采用這種建倉方法時,個股股價往往并不是處在歷史低位,投資者很難判斷出主力是在建倉還是出貨,所以這種建倉手法還是比較隱蔽的。 四、急風暴雨式。一般而言,只有在收到大盤利好刺激或潛在重大利好公布之時,主力才會采用這種不計成本,快速吃進籌碼的方式建倉。這時收利好消息刺激,行情即將反轉,主力只有采用這種方法建倉,才能吸入更多的籌碼。如1999年5月19日,大市調整兩年后突然反轉,滬市大漲50余點,其后幾天里也天天放量上漲。就在很多散戶和小資金投資者紛紛拋售手中股票時,莊家卻時瘋狂買進。當時間到了6月30日時,大市已近上漲了將近70%,許多莊家大勝而歸。 五、連拉漲停法。連拉漲停法一般是在針對冷門個股時,主力最常用的方法。連拉漲停法并不需要主力花時間在底部吸籌建倉,而是連續拉高股價,利用漲停板的打開與關閉,快速地完成建倉。因為長期冷門的股票往往是大盤漲它也不漲,大盤跌它卻跟著跌,被套的投資者都會很頭疼。所以,一旦個股上漲便會選擇拋售手中的股票及時出來。也就讓主力非常輕松的收集到大量的籌碼。 六、假破底法。當主力在底部平臺式建倉進行一定時間后,主力手中仍然沒有未能到吸入足夠籌碼。主力為了盡快完成建倉,就會便不惜成本,對股價進行進一步的瘋狂打壓,使股價創出新低,引發市場恐慌性的拋盤,而主力則乘機低吸。然后又一單拉高,造成一個反彈的假象,繼續誘使投資者大量拋售籌碼。 七、逆勢建倉法。一般來說,采用這種建倉方式的主力較少。因為很多投資者都知道,投資股市順勢而為,更容易賺錢。所以采用這種建倉方式的主力一般會選擇質地不錯或者有潛在題材的個股來完成建倉。因為是逆勢操作,所以主力會更容易拿到籌碼。而且逆勢炒作更容易引起整個市場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這樣后市的派發機會也會比較多一些。逆勢建倉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1、逆大市法。當大盤受利空影響或其它原因而出現跌勢時,莊家卻選好個股,逆勢建倉。2、乘個股有利空,出現大幅跳水時,主力逆勢建倉。 八、統吃法。統吃法建倉多見于小盤的新股和次新股,因為一般而言新股的成本比較低,當價位漲至一定階段,持有者就會紛紛拋售,這樣主力就會很容易籌集到足夠的籌碼。同時,因為新股建倉相對風險要低,所以更容易吸引主力的眼光。 主力建倉完畢的主要特征有 1、拉升時掛大賣盤。 一支股票不漲不跌時,掛出的賣盤比較正常,而一旦拉升時,立即出現較大的賣盤,有時甚至是先掛出賣盤,而后才出現上漲。出現這種信息,如果賣盤不能被吃掉,一般說明主力吸籌不足,或者不想發動行情;如果賣盤被逐漸吃掉,且上攻的速度不是很快,多半說明主力已經相對控盤,既想上攻,又不想再吃進更多的籌碼,所以拉的速度慢些,希望散戶幫助吃掉一些籌碼。 2、下跌時沒有大承接盤。 如果主力建倉不足,那么在洗盤時,不希望損失更多的籌碼,因而下跌時低位會有一定的承接盤,自己賣給自己,有時甚至是先掛出接盤,再出現下跌動作。而在主力已經控制了較多籌碼的股票中,下跌時賣盤是真實的,低位不會主動掛出大的承接盤,目的是減倉,以便為下一波拉升作準備。 3、即時走勢的自然流暢程度。 主力機構介入程序不高的股票,上漲時顯得十分滯重,市場拋壓較大。主力相對控盤的股票,其走勢是比較流暢自然的,成交也較活躍,盤口信息顯示,多方起著主導作用。在完全控盤的股票中,股價漲跌則不自然,平時買賣盤較小,成交稀疏,上漲或下跌時才有意掛出單子,明顯給人以被控制的感覺。 4、大陽線次日的股價表現。 這個盤口信息在研判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視。一支沒有控盤的股票,大陽線過后,第2天一般都會成交踴躍,股價上竄下跳,說明多空分歧較大,買賣真實自然,主力會借機吸籌或派發。而如果在大陽線過后,次日即成交清淡,波瀾不驚,多半說明已被控盤,主力既無意派發,也無意吸籌。 |
|
來自: mickeychow805 >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