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勤 中醫經絡穴位學說認為,人體有12條正經,分別與五臟六腑相連,并循行于軀干和四肢。經絡運行氣血,濡養全身,就像河流,通過大大小小的支流,灌溉沿岸。臟腑與經脈相連向經脈提供動力,同時也要靠經脈的滋養才會產生動力。 在病理上,經絡也是病邪由體表進入體內的傳遞通道,以及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臟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重要渠道,所以臟腑的病變可以反映于經絡,通過經絡反映于體表。臟腑之疾或四肢關節病變,其病氣在經脈上都有特別喜歡的居住之所?!鹅`柩·邪客》篇指出:“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留于兩腋;脾有邪,其氣留于兩髀;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腘?!彼越浗j穴位可以反映癥候。古代先賢發現的這些規律和總結的寶貴經驗,為我們今天的經絡刮痧診斷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 刮拭經絡穴位可以隨時監測各臟腑器官的變化。經絡穴位刮痧測健康有多種,下面介紹背腧穴刮痧測健康、四肢經脈刮痧測健康、單穴刮痧測健康的方法。具體運用可將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如測心臟健康狀況時,可以選擇背腧的心俞,上肢的心經、心包經,肘窩穴位等部位測查,綜合分析,能更準確地判斷心臟的健康狀況,如果能和前面介紹的心臟脊椎對應區和心臟投影區一起測查,則能更全面,準確地了解心臟健康狀況。 相關知識 背腧穴 五臟六腑之氣直接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為背腧穴?!半颉庇袀鬏斨猓磁K腑之氣血由內向外輸注于此,其分布規律與五臟六腑所在的位置密切相關,所有與臟腑相關的背腧穴均分布在膀胱經第一條側線上,背腧穴可用于診斷臟腑健康狀況,臟腑發生病變時,對相應背腧穴進行刮拭,穴位肌膚處可出現變色、發涼、發熱、突起、凹陷等感覺和外在變化,另外,也可出現痧斑,刮拭有僵硬、松馳、結節、條索樣改變,這些感覺和外在變化均是診斷臟腑健康和疾病的客觀依據。 以上內容摘自于《張秀勤刮痧快速診測健康》一書P7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