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著神霧環保,神霧節能雙雄停牌半年的重組是否成功的爭論沸沸揚揚,有所感概。 這個感慨要追朔到根源上~~~~~~ 很多事情,必須要看到根根上,不能斷章取義從中間取一截去評判。 神霧系這次緊急停牌重組的根源是什么?是受到了業績誠實度與含金量質疑后,產生了正常的市場波動反應,然后管理層用6億元人為的干預了市場的情緒釋放,在干涉無果的情況下,從短期利益角度出發,毅然決定停牌,這一停就由短停變成了重組長停。從沒有希望,變成了帶來希望,現在變為希望爭議。 神霧這根源和三聚同被質疑時的根源是同一時間,三聚是被質疑產業基金中存在兜底關聯,也是質疑業績的誠實度與含金量(以現金流為判斷標準)。 根源全部明白了,這倆企業是怎么應對的呢? 【神霧系】不用多說了,就是停牌到今天。希望是有的,但卻要各方暗中努力達成。說是暗中,就是事情進展根本沒法擺到明面上讓大家直接看到。只能靠猜。 【三聚系】首先,管理層果斷決定不停牌,讓市場自由釋放情緒。 其次,并傾聽中小投資者的呼聲,做了兩件事:1。取消了配股。投資者認為,如果是騙子公司,騙到錢是為了更好的行茍且之事,管理層決定不從中小投資者處募集發展資金。(公司選擇了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解決資金問題,最近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大力支持三聚這樣的綠能企業) 2。半年內增持3.5億以上,以表示管理層對企業對質疑的態度與信心,最后大家都知道了,增持了4.8億,而且有4.1億以上增持成本是在35.8元左右。 再次,勇敢回到質疑的根源上直面問題,以往 企業大部分利潤來自于產業聯盟(產業基金覆蓋范圍內)內的少數大企業。公司決定開辟另一條路,就是由點向面轉變。秸稈利用造碳基肥,已經和全國300多個縣政府合作,每個縣的項目10個月建設期1500-3000萬利潤不等。這樣就不存在所謂什么50%以上利潤來源于少數5%以內的客戶的問題了吧?而且炭基肥已經建成3個基地在投產,萬畝示范田。這種做法,是迎著困難上,迎著質疑上的態度!沒有人會反對吧? 這一塊業務,在2018年,將會貢獻15-30億不等的利潤(按100套建成保守來算)。峰值將達到或超過三聚去年全年的利潤。質疑的人, Wish_All又要去找新證據來質疑這個新業務了,不管從資金上(與國開行和人民銀行合作),還是從業績結構上(和全國分布式300個縣政府牽頭的合作,政府與政策支持項目哦),還是項目利潤率上(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穩定公開的利潤率就擺在那),還是應收回款上(項目建設期就10個月,一年內就結算清),再想質疑就很難了!也計,唯有從企業整體現金流上去質疑。 最后,現金流是某些一根筋的人一桿子判斷方法。沒錯,現金流短期一兩年內三聚難以改善。但已經在著力面對,舉個例子:懸浮床合同,本來總包55億的單子,現在簽單,都是只簽20多億的核心利潤部分,那30多億基建部分,連同利潤就外包出去了。這部分就不體現在應收中。干多少掛多少就收多少,基本全是利潤,慢慢將不存在大額應收!可以預測出,2年后,現金流一定完美改善。這是改面對所有質疑的人才有的睿智決策。不敢面對質疑和著力去改善的話,甚至怕質押爆倉,恐怕還是停牌的好!三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天停過牌,清者自清的事實擺在眼前。 感慨是來自于對比,這些對比看在眼中,踏實程度自然也在心中。雖然是同一個漩渦眼產生的事件拴在一起,但卻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解決路線。因為企業畢競還要朝前走的嘛,壓力小的企業自然解決和游刃有余,壓力大的企業一旦處理不慎 ,負壓將會越來越大。希望都用最平實的方式面對一切該面對的問題,不要回避,也不要轉移視線,就象三聚一樣,刀箭來,迎上去!沖過去就是將軍候選人! 只是隨筆感慨,未檢查行文。如果有冒犯各位持股人之處,見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