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病機制的兩種研究思路作者:潘曉川 兩種思路針灸有療效是不爭的事實,探討其治病的機制,有兩種思路:微觀與宏觀。 微觀思路一個思路是微觀的,既從結構出發,用神經、血管、肌肉等概念來解釋,由于受到國家政策性指導和支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這種研究中去,到目前為止,六十年過去,眾說紛紜,尚無令人滿意的結果,即使有一些突破,建立在這樣的研究結果上的理論,與中醫固有的陰陽五行理論難以兼容,反而有把中醫納入現有西醫理論體系的危機。 物質機體是西醫的領域 宏觀思路另一個思路,是從宏觀入手,既從能量和功能出發,以人類最先進的認識,包括科學的、哲學的甚至宗教的、更加貼近中醫的原本的思維,也有了長足進展。然而,因為與微觀思路相違,得不到應有的支持,雖然目前還不為主流所認可,但卻與傳統的中醫思維高度吻合,我認為是中醫現代化唯一可靠的研究方向。由此建立的理論體系,不需要改造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而且可以引導現代醫學的發展,有望最終成為主流醫學。 能量的機體是中醫的領域 思路差異走微觀的路,是以中醫為落后的傳統醫學為出發點,需要完善和發展,微觀研究可以名利雙收,安全可靠,卻離傳統中醫越來越遠,是拋棄中醫原有理論的發展之路;走宏觀的路,是以中醫為目前科學尚未認識到的前沿學科為出發點,需要回歸,眼下困難重重,但前途光明,是一條奪回話語權,獲得自信之路。 相信經典,回歸經典,方能奪回中醫話語權 六十年沒走通的路依照“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原則,兩種研究本來應當獲得同等支持,但目前的狀況是宏觀的研究方法,在國內根本沒有什么機會。海外的中醫研究,是不是繼續走國內六十年沒走通的路?需要慎重考慮。 后記:針灸微觀研究是對經絡系統不自信的產物微觀方法,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六十年時間,效價比太低,對中醫內涵基本還是無知狀態,對中醫學思維和方法、真正內涵和價值沒有清晰認識。 搞針灸微觀研究的,內心其實是不相信經絡的真實性的。從微觀出發,也可以發展出一套針法,比如干針就是。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花那么大代價去解釋一套自己都不相信的經絡系統? 煌普:航線的解剖學結構從微觀入手,對穴位、經絡進行的解剖學研究,其本質即是否定中醫為氣化層次的醫學,強行用物質醫學的方法來限制中醫,是典型的“醫學殖民主義”。 經絡是能量在人體中的“航線” 經絡本為人體氣的循行路線。那么,試問飛機航線的解剖學結構又是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