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介紹
1讀背法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通過背誦,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說的:“大抵觀書,必須熟讀,使其學皆共出于吾之口,遂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又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不論學什么語言,都得背,背誦使人收益不淺。”丹麥語言家耶培森說過:“學習語言需要背誦,常常背誦才能使所學的詞語、句子在記憶里生根。”在日常訓練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01 每日一句。 (1)低段學生可由老師選擇一句簡單優美的課內外語句、詩句。每天早上到值日班長處背出,若句子稍長的,可由值日班長背前半句,另一生背后半句。 (2)中高段學生可由老師選擇或自由選擇一句優美生動的語句,內容可以是格言、歇后語、警句、名人名言等,每天早上到值日生處背出。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02 每周兩首詩。 每周選擇兩首古詩,要求學生不僅會背誦而且能理解其意,感悟其情。對中高段學生還可進行寫作手法的指導。背誦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而且形式多樣,可檢查性地抽背,鞏固性地小組背、齊背,可游戲性地同桌或兩組對背,也可在課間背、課前背、放學背、路上背等。 2摘記法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摘記是對讀過的、背過的語言材料進一步的加深鞏固。可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指導學生做好不同形式的摘記工作,這樣既積累語言,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01 摘錄詞語。 (1)低年級學生語記量還較少,而且遺忘性強,因此低年紀學生可摘錄一些常用的詞語或成語,便于理解記憶,并采用書畫結合的方法,直觀形象。 (2)中高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詞匯量,也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指導他們按需摘記或歸類摘記。如:動物成語專輯——飛禽類:鴉雀無聲、鶴立雞群、聞雞起霧、一箭雙雕;走獸類:龍騰虎躍、狐假虎威、指鹿為馬、狼吞虎咽;水族類:魚目混珠、蝦兵蟹將、沉魚落雁、翁中捉鱉;昆蟲類:金蟬脫殼、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等。 02 摘錄好詞好句。 (1)以中高年級為主,可指導學生歸類摘記。如按表神歸類:傷心的、高興的、興奮的、害怕的、認真的;按天氣歸類:天晴的、下雨的、(小雨、大雨、暴雨)刮風的;按事物歸類:寫動物的、植物的等。 (2)以高年級為主,在歸類摘記的基礎上,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摘記的內容進行評議,可從修辭手法,表達手法,寫作順序,甚至從某幾個好詞著手,寫幾句簡單的評議性語言。 5達標法 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其實也是在積累語言,充實語言倉庫。清代唐彪總結讀書經驗時說:“閱讀必宜博,經史與古文時文,不多閱讀則學習膚淺,胸中不宮。”呂淑湘先生說:“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益于課外閱讀”;葉圣陶先生也強調出:“為養成閱讀習慣,為充滿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讀不可。”因此可根據不同特點的學生每一學期制定出達標的要求。具體規定各年級每一學期達標的具體內容及相關要求。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語言留下了,智慧就有了”。讓孩子在該大量積累的年齡階段不拘一格大量積累語言吧,讓閱讀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