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不同人生里,或許藏著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寫故事。 注: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鯉魚兩條/文 01 阿同是18歲那年出去打工的,她上學(xué)上得比較晚,18歲那年才初中畢業(yè)。她家里條件不好,下面還有一個弟弟,畢業(yè)后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dān),她就一個人出去打工了。 阿同出去打工的那年,村里公路都還沒有通。她的母親陪著她走了很遠的路,去河邊坐船。母親一路上都在交代她一個人在外邊要注意身體,不要擔(dān)心家里之類的。 孝順的阿同嘴上答應(yīng)著,心里卻很酸楚,暗暗發(fā)誓自己一定好好掙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那時的阿同還不知道,她后來會為了自己的愛情和父母斷絕關(guān)系,盡管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阿同遇見男友,是出去打工的一年后。她個男孩和阿同一樣,來自農(nóng)村,父親過世得早,是他母親一人把他帶大的,家里條件很不好,甚至可以說家境還不如阿同。 她比阿同早出來兩年,16歲那年他就離開學(xué)校出來打工了。阿同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個學(xué)徒,正在學(xué)汽車修理。兩人會走到一起,可以說是彼此欣賞。 他覺得阿同善良懂事,而阿同認為他踏實肯吃苦,最重要的是對阿同好。他的愛情觀也讓阿同放心,他的父親過世多年,母親都沒再嫁,而他母親這種對愛情的態(tài)度也影響到了他,他認為愛情就應(yīng)該從一而終。 阿同說,跟著他不會有錯的。 注: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02 阿同20歲那年,把男友帶了回去,卻沒想到遭到了反對。反對的主要來源是阿同家的親戚,他們聽說對方的家境后,紛紛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嫁個家里這么窮的,還不如不嫁。 阿同說,他準備再學(xué)兩年存點錢后就自己干了,親戚繼續(xù)勸她:阿同,你從小就聽話,可不要被騙了!阿同的母親是那種遇事沒主見的人,而父親是聽母親的。 綜合而言,她的母親最后還是聽了親戚的,畢竟親戚人多,你一言我一語的,很快就把阿同的母親說服了。阿同單獨給母親講過,說覺得他很好,嫁給他不會有錯的。可是她的母親搬出了親戚那套。 一向聽話懂事的阿同無奈之下吼了母親:“你就只知道聽別人說,他們都只是說別人說得好聽,自己遇到還不一定呢,王嬸自己女兒還不是沒有聽她的,你能不能自己有點主見?” 阿同的母親被她吼得懵了,一時不知道說什么,竟然哭了起來。家里的親戚又給她母親出主意了:“你就說讓她選,要是堅持嫁過去,你們就和她斷絕關(guān)系。” 阿同的母親無奈這樣說了,沒想到阿同還是和對方結(jié)婚了。阿同結(jié)婚什么都沒要,沒有要彩禮,也沒有舉辦婚禮。她那時只是滿心相信,他不會負她。 阿同結(jié)婚后,就和家里親戚沒往來了,親戚都說她為了嫁給一個窮小伙,竟然和父母斷絕關(guān)系,真是個不孝女。阿同后來說她只是想要和他在一起,并沒有想過要和父母斷絕關(guān)系,為什么這兩者不能并存呢? 她是抱著幻想的,認為結(jié)婚后父母就會原諒她,卻沒想到母親竟然不肯見她。阿同心里也有愧,每個月都在給母親卡里打錢,只是母親還是不見她。 注: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03 阿同再一次見到母親,是在三年后,那個時候她的孩子已經(jīng)兩歲了。阿同聽說母親病了,所以想帶著孩子回去看她,無論母親原不原諒。 卻沒想到,阿同還沒回到村里,竟然在集市上就碰到了母親。三年后的母女相遇,兩人卻都傻了眼。阿同有些不可置信,只是三年沒見,母親怎么蒼老成了這個樣子? 母親看著阿同也有些震驚,因為她第一眼的時候沒有認出來自己的女兒,阿同看起來比以前好看多了,年輕多了,也時髦多了。母親看見阿同牽著的孩子,神情柔軟下來。 阿同跟著母親回到家,一向沉默寡言的父親見她回來,也忍不住多說了幾句。原來自從阿同走后,母親身體一直不好,前段時間更是大病了一場。昨天知道女兒要回來,突然精神好了不少,還非要起床去集市上買菜。 都這么多年過去了,母親也釋然了。 別人都說,她是因為想阿同才得的這個病。阿同聽完,泣不成聲,怪不得母親如此蒼老。她告訴母親,她如今過得很好,兩人已經(jīng)準備買房了。母親聽完這番話,卻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她說:我天天都在求菩薩保佑我的女兒能過得好,看來菩薩聽到我的話了。阿同這才得知,原來當(dāng)年很不支持她的王嬸的女兒如今離婚了, 她當(dāng)年如阿同一般嫁給了一個窮小子,結(jié)果日子久了,那個男人不僅自己不上進,還總是打她。 阿同是幸運的。阿同聽完,久久沒有說話。她只是后來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告訴我:以后找男友,有沒有錢不是最重要的,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
|
來自: 誠實k5p4su29p4 > 《春生文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