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邦盈,1951年2月12日出生,西閆鄉東古驛村人,河南大學函授中文本科畢業。河南省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會員,三門峽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1970年3月參加教育工作,2011年1月退休。退休后撰寫有關東古驛村的歷史典故、歷史傳說和歷史名人多篇,翻譯整理編寫王氏族譜的功德碑、序、再序、家族多篇。 明清時期的“覃(tan)恩封贈 ” 誥命和敕命是封贈官員和家人的專用制誥(圣旨)文書。明清時期均實行'覃恩封贈',即在按官員所任職務品級授予相應官階時,對其家人(妻子、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進行封贈。其中官員本身稱'授',其家人在世者稱'封',去世者稱'贈“。這樣就形成了授予官員本人官階和封贈官員家人兩大制誥。 第一種是在給官員授階的同時,連帶封贈其妻子。如成化二年潤三月二十五日,特進直隸真定府趙州知州何浚(靈寶縣東古驛村人)為奉正大夫協正庶尹,特封其妻子為宜人的制誥,趙州知州是從五品文官,奉正大夫是官階,正庶尹是勛階,對應夫人封號為宜人。 第二種為專門封贈官員家人的制誥。按明清時期的規制:一品官員封贈三代(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二、三品封贈二代(祖父母、父母),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父母),八、九品只封贈本人。 在專門封贈官員家人的制誥中,賜給官員父族和母族的封號有著嚴格的規制和明顯的區別: 封贈官員父族家人的制誥,封號與官員本人官階完全相同,即官員是什么官階,即封贈其父族家人什么稱號。 封贈官員妻室及母族的制誥,則依據官員品級,不分正從,分為九等:一品、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八、九品孺人。不論幾品,只要獲得封贈,俗稱都叫'誥命夫人'。 如弘制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特贈何鈞(靈寶縣東古驛村人)父親何浚“為中議大夫,贊治尹”,茲特贈何鈞母親李氏“為恭人”的一篇制誥,中議大夫是正四品官階,贊治尹是正四品勛階,對應夫人封號為恭人。 制誥:指皇帝的詔令。 覃恩:廣施恩澤。指皇帝對臣民的封賞、赦免等。 丁酉建子九之日于東古驛村忘憂廬 |
|
來自: 飛龍在天cokvj5 > 《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