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制14.5毫米重機槍即弗拉季米諾夫于二戰后期設計的14.5毫米大口徑重機槍,在五十年代開始廣泛裝備蘇軍部隊。 從ZPU-4高射機槍到BTR裝甲輸送車和BRDM裝甲偵察車等輕型車輛都有裝備。因為在當時的測試中,14.5毫米機槍相比較西方的20毫米,25毫米機炮重量輕,結構簡單,攜彈量更多;但是毀傷效果更好。在西藏解放軍對仿制的56式14.5毫米機槍與新型25毫米高炮進行對比測試,發現14.5毫米機槍在高原惡劣環境表現更好。 在越南的zsu高射機槍與在阿富汗的中國仿制的14.5毫米機槍分別給美軍和蘇軍的直升機都帶來了巨大傷亡。即便是號稱23毫米機炮都無法擊穿的雌鹿武裝直升機也屢屢被56式14.5重機槍擊穿座艙裝甲,殺傷駕駛員。 但是發展到現代,因為新型彈藥發展,14.5毫米機槍在威力上已經無法與20毫米機炮與12.7重機槍相比,從而很快被中,俄兩國軍隊淘汰,轉入二線警備部隊和海洋執法機構,轉而選擇23毫米機炮與30毫米機炮。不過對于缺乏軍費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14.5毫米機槍依舊是最佳選擇,各種型號的KPV14.5毫米機槍至今廣泛活躍在中東,非洲,阿富汗等戰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