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0221字,閱讀至少需要30分鐘。
在短短27個月之前,“拼多多”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電商平臺還只是中國電商行業的滄海一粟,而今天這個僅僅B輪的創業公司卻因為其閃電般的行業增速而被業界高度重視,甚至在2018年開年的第一周被阿里巴巴首次用“打假的名義“和微信并列一起被點了名。盡管事后雙方都未對此事作任何回應,但“兵馬未動,公關先行”的慣用戰術,使得一顆不起眼的臟彈卻意外的將淘寶網與拼多多之間”存在爭議“的競爭關系徹底公開化了。 頗有意思的是,1985年出生的新任淘寶網“少帥”蔣凡,與1980年出生的拼多多CEO黃崢曾于谷歌中國時期共事過,而在即將于今年3-4月出爐的2018年淘寶網行業運營重點中,據朱思碼記獨家獲悉到淘寶網內部目前正在組建精銳團隊參與其“三位一體”的項目組,著重于場景與商家貨品梯隊的搭建進而打響所謂“六大戰役”,拼多多已經被官方明文標注為淘寶網在2018年中將重點關注的競品平臺。 特賣模式,曾被視為電商生態圈一種極為常見的提升基礎性銷量的工具且存在了十余年。阿里聚劃算、唯品會、京東閃購都是毫無爭議的行業祖師爺,然而就在貓狗大戰為了“二選一“而打的頭破血流時,拼多多卻曲線救國借助三四五線地區的增量市場且在不觸及兩大巨頭利益的情況下突然殺出了一條血路,仿佛一夜間成了中國電商行業的第三極。此時此刻,社交電商刺刀已經直抵天貓乃至阿里巴巴的流量根基——淘寶網。 上為淘寶網總裁蔣凡|下為拼多多CEO黃崢 或許世界上唯有兩條杠桿驅動人們采取行動:利益或是恐懼。但想要利用恐懼使自己變得堅強,唯有對自己或對手更為殘忍。 1 淘寶網,是公牛還是奶牛? 顯然,過去的2017年對于天貓商城而言是大獲全勝的一年。 朱思碼記從天貓商城相關小二處獨家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天貓商城總體GMV增長率保持在40~50%的區間范圍,這顯然創造了自2013年上市前以來最高的增長速度,而就2016年Q4季度財報顯示天貓增長率僅為34%。無論是外界揣測的二選一政策所發揮作用也好,還是與京東商城強力競爭的客觀因素推動也罷,天貓今年業績的給力表現著實還是給眾多商家吃了定心丸,其B端客戶的品牌滿意度達到了歷史新高。于是在2017年雙11后,天貓商城挾大勝之勢在各類目安插了專門針對商家貨品小二,并希望通過深入到商家供應鏈末端來加強對天貓商家的掌控力度。 但在另一方面,天貓流量的增長率卻并沒有在今年像GMV那樣全面爆發。言下之意——伴隨著2016年12月2日聚劃算事業部整體并入天貓,2017年8月天貓超市的相關組織架構調整,甚至將本屬于B2B事業部的零售通小店冠名天貓小店等一系列的動作均圍繞阿里巴巴集團當前將天貓視為大盤的政策,而“流量分配服從大盤“是其政策的核心,換句話說:淘寶流量進一步的轉移顯然對天貓GMV高增速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支持,但這個轉移的速度也創造了歷史新高。 淘寶網,亞太地區最大的C2C網絡交易平臺,由于其平臺商家所售貨品的深度廣度空前巨大,被稱為萬能的淘寶。在過去14年時間里,淘寶網幾乎孵化出了所有阿里巴巴零售電商產品的原型,甚至包括今天的天貓在當年也是掛著“淘寶商城“的名號從淘寶網頭部C店賣家中選取其種子商家邀請入駐的,可以說淘寶網是阿里巴巴生態圈的根基與命脈,是絕對不能觸及的核心利益。因此在打垮ebay之后的十余年里,淘寶網始終處于獨孤求敗的狀態。 那么現在淘寶網情況如何? 據淘寶網相關工作人員透露,2017年年中以來淘寶網內部對商家的管控上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松動,而這種松動并不存在所謂商家離開淘寶而尋求新的外部平臺——即早年所謂“出淘“的情況,而是基于淘寶網商家自身長期依賴淘寶體系,卻因為阿里執行”服從大盤“政策導致淘寶網對C店客戶的支持力度下降,也包括推行各種新規政策,進而使得商家表現出焦慮與恐懼。畢竟淘寶網仍然以大服飾行業為主,即使個別類目商家外流也不會影響整體大盤的態勢,但2017年雙11前的廣州沙河,中山,株洲等地的商家上訪事件則是管控松動的一個警告性的征兆. 「我們淘寶的運營實際分為兩個部分:手淘 淘寶網行業運營,而今天面臨的問題是手機淘寶的流量體制正處于崩潰邊緣,因為天貓商家與平臺對流量的需求必然是無止境的,換言之商家的業績增長和我們本身對自己業績增長的需求是呈正比的,同時天貓商家間的競爭,和我們與京東以及其他平臺的競爭也都是綁定的關系,這存在一個囚徒悖論:敵進我進,敵不進我也絕不可能退」 在未來伴隨二選一政策的逐步加深,天貓通過補流量進而提升商家業績進而提升客戶滿意度政策的弊端或許還將持續發酵,而這么做的最終結果或許將徹底把當年沖垮巨頭ebay打天下的“公牛“變成了天貓欲求不滿的流量奶牛,被”逐步邊緣化“的淘寶網或將在可見的未來甚至有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商家不滿——歷史上爆發商家與阿里巴巴之間沖突的導火索無一不是來自于對流量分配政策與官方費用、規則的不滿,而這些事件的主角均為淘寶網商家。 另外,彼時一家獨大的狀況眼下已經不復存在,王朝末年的揭竿而起只能助攻了對手和自立為王的諸侯們,而歷史上統一六國的暴秦僅二世便亡了. 那么,今時今日為什么淘寶網會被邊緣化?
伴隨著所謂反阿里聯盟的建立,京東聯合唯品會、美麗聯合集團,甚至網易考拉和嚴選,乃至小米生態鏈這樣的組合將在未來對天貓發動更為猛烈的進攻,因此服從大盤政策的后果必然是拖累了淘寶網這個流量母池,采用近乎壓榨式的流量援助對于淘寶網這個原本鳥語花香的生態系統結果必然會變成“只留一顆參天大樹但周邊寸草不生”。 那么“少帥“蔣凡接下來要面對的難題都有哪些?
不過無論如何,淘寶網養育天貓和其他阿里產品的“流量奶牛”角色仍然不會改變,且將長期存在下去。 「不過我們這個“流量奶牛”假設還必須是淘寶網繼續處于無敵的狀態,否則早晚就被人宰了吃肉了」一位當年經歷過C轉B的天貓商家這樣評價道。 2 閃電俠,拼多多 2017年末的一場烏鎮飯局被媒體搞出了一個“反阿里聯盟”的大新聞,而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PONY馬化騰竟然在朋友圈回復的一句“物極必反”似乎暗示了這個說法確有其事。同時,又在不到1個月內飯局主人公:京東與唯品會、美麗聯合集團相繼結盟,此期間新聞內容的精彩程度不亞于同期檔正在上映的電影《正義聯盟》,使得外界不斷猜測誰會是這個“反阿里聯盟”的下一位隊員? 《正義聯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 “技術宅”巴里艾倫因為一次意外而被閃電擊中獲得了“無視一切物理定律”并達到超越光速的跑動能力,成為了并肩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海王、鋼骨在內的聯盟成員。似乎拿兩者一對比,同采用紅色為主基調的特賣平臺拼多多與閃電俠之間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閃電俠”拼多多是下一位反阿里聯盟成員的邏輯似乎又因為其當前流量來源和投資者關系的緣故,在阿里打假拼多多的背景下又能說的通了。 閃電俠 「它短時間能夠起來,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外部CPS媒體群的構建和純貨品運營的思路」前聚劃算小二認為,在運營層面上看拼多多幾乎就是一個翻版2010年的聚劃算。盡管出生于中國電商行業絕對的紅海期,但黃崢又有意無意的踩住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微信為基礎的流量紅利,拼多多“被微信流量擊中“卻因禍得福的擁有了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的能力,而這些人甚至包括京東、唯品會這些未來潛在的隊友們。 那么拼多多運用了哪些戰術?
「起初我們2015年內部把拼多多和一元奪寶作為兩個典型案例討論,當時預判的是前者不過是特定品類的營銷工具,后者是賭博性質的玩法,所以認為天花板其實很快就能看到,但確實沒有預料到的是這個工具的天花板真的可以做到百億規模的高度」 前唯品會高管看來,拼多多與唯品會的路徑其實都有著相似的特點——就是外界判斷這種特賣模式不過只是一種電商平臺使用的營銷工具,而不會變成一種商業模式。但正如手機從一種傻大黑粗的通訊工具演化成了麥克盧漢當年預言的“人的延伸“,這種自裂變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當然其中必然也包括阿里巴巴。 「不過,拼多多的這種模式也不是無敵的存在,聚劃算當年就同樣遇到了這些問題,只是因為后來合并的結局有點出乎商家意外罷了」 那么拼多多的軟肋會在哪里?
拼多多既非囊中物,亦非池中魚,盡管有諸多缺陷,但作為搶占增量市場起家的后起之秀在未來想要從淘寶網搶占那高達40%的存量市場,除了補齊上述短板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品類拓展和品牌引入上保持現有的節奏,以防止重繳聚劃算當年付出過的學費。 3 誰才是是阿里的心腹大患? 2018年1月15日,張小龍演講的微信公開課PRO,火爆互聯網圈。值得抓眼球的是最新數據表明微信支付的DAU維持在8~8.5億的區間范圍,而微信月活維持在9.8億,即將邁入10億大關。 如果微信生態圈上的“拼多多們”是阿里電商的敵人的話,那么微信支付便是支付寶的克星,因為從目前最新數據來看手淘的裝機用戶和支付寶的裝機量是持平的,但目前就臺面上的數字看,兩者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而從支付的角度反過來看電商,裝淘寶的人不可能不裝支付寶,但有微信支付的人不一定現在已經開始使用微信電商,這就如同馬云最愛的那部《阿甘正傳》里的臺詞說的那樣:“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才2年時間就把刺刀抵在了淘寶的咽喉上,也許拼多多只是微信電商送出一道開胃小菜而已。 「在三四五線地區有這樣一個現象,支付寶這種在我們看來進入門檻很低的東西,但到了沒經過我們這代網購的人手里,就變成了非常麻煩東西且繁瑣的支付工具」前唯品會高管指出在存量市場里,阿里和騰訊之間的對決其實很難分出真正的高下,但在增量市場的較量中,如果不談刪支付寶還是刪微信這種“是不要媳婦,還是不要媽”的問題,僅僅是因為支付寶需要上傳身份證的教育成本上,微信支付這種近乎傻瓜式的東西則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而中國電商已經整整走過了十余年,但在三四五六線地區的人口紅利還是存在的,這也是唯品會當年依靠三四線地區和今天拼多多快速起飛的一個核心原因。 不過,從商家方面對于微信持續發力的看好卻顯得格外的謹慎。 『好像拼多多單坑產出那么,說到底還是微信流量的紅利期,如果哪天微信流量開始下滑,那么連鎖反應就是拼多多的銷量開始下降,這個道理如同還沒完全遠去的QQ時代那樣』來自廣州的一位天貓母嬰TOP品牌方告訴朱思碼記,所有的電商模式爆紅其實都與流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如淘寶網流量的井噴期孵化了今天的天貓,而微信今天那么大流量做一個甚至幾個天貓都不成問題,但再豪華的宴席也總會有吃完的那一天,只是目前來看這場烏鎮飯局的影響還會持續很久。只是騰訊系方面還存在一個天然優勢,即:如果阿里沒有手機淘寶,阿里生態系統的天貓,支付寶或將無法獨立生存,而沒有微信扶持下,唯品會,京東仍然還是兩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 「社交電商的玩法其實也擁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年齡層不會太高,而微信人群大多數是主流消費人群,也是互聯網主流人群,而一個平臺的種子用戶往往決定了這個平臺的調性,如同拼多多的三四五線為種子用戶,那基本決定了它今后也必須堅持走價格敏感型用戶的生意」 那么未來誰才是阿里電商業務的心腹大患? 隨著PC端到移動端的流量轉移,使得中國未來的電商行業或將分為三大梯隊,而阿里的電商業務所要面對的對手或許遠不止京東商城這一個沖在最前面的矛頭,而是存在類似三線作戰的危險。
當然,這三大梯隊最大的變數在于網易,畢竟在過去兩輪的投資中騰訊公司和網易資本都在投資人名單中出現了。 朱思碼記認為從雙方實際需求層面來看,網易系與拼多多的結合或將爆發更為猛烈的勢能,其原因有或3點:
2014年11月20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云第一次表示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培養更多的京東并且讓這些公司賺錢,顯然這句話今天已經應驗。從京東、唯品會、乃至今天的拼多多身上我們都能找到一些阿里巴巴的影子,但劇情到了3年后這些學有所成的“學生們”竟然都站到了對立面,而且無一都是站到了傳說中“整條命是小學生給的“那位牛人帳下。 聽聞米蘭桑德拉有一言:人是為了反抗過去,才能成就未來。 但過不去的才是過去,未必來的也許就是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