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鷹爸”何勝烈在南京漫天飛雪中帶領13名孩子進行訓練。半裸跑圈、打滾、澆涼水……不少孩子凍得叫喊發抖,而何勝烈則表示“孩子從小就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否認每種教育方式都有其存在價值,但過分強調“吃苦教育”則會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跑偏”。
其實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吃苦教育”而是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教育這個東西看起來有很多共性,但具體到個體身上,又不得不面對個性化的差異。由于每個人先天特質不同,再加上后天受家庭、社會,甚至時代、文化的影響,對于生活中各種人事物如何安排恰當,自然會有不同的觀念和看法,但主流的價值觀卻有一致的相似性,這正是父母必須得教給孩子的。確立價值、劃定合理范圍后,父母就必須看到并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只要落在合理的范圍內,價值觀永遠有這個彈性,只要他能調配得當,父母就不需要管太多,只要擔任守門員的角色,督促孩子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建立適當的行為。
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不斷調整修正,在這樣的過程中,真正起作用的恐怕不是方法,而是責任心。青少年雖然會在許多小事力求和父母不同,但只要親子關系和諧、溝通管道順暢,青少年在人生的重要價值觀上,還是和父母最接近。父母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先厘清自己的價值觀,對于重要議題要有明確的是非觀,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明確表達什么是對的、不對的,什么是應該、不應該的。只有一點點去摸索,才能找到其中的規律。教育不是走極端、踩鋼絲繩,更別指望一炮走紅。所以與其去追逐鷹爸虎媽的光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陪伴孩子的成長,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轉載
上海特級教師李春華的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