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微距攝影技巧

     kuailedexiaobianfu 2018-01-21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整理文章純屬個人愛好非盈利。如有誤用,請及時聯系,第一時間取消。


    微距攝影,和人像、風光、靜物之類的一樣,是攝影中的一個分支。因為他的拍攝內容以花草、昆蟲居多,所以有時也稱為生態攝影。

     比如下面的內容,都可以稱之為微距攝影。

     蒲公英是比較常見的,從完整的花到單獨的種子,空中的,落下來的都可以拍,還可以噴上一些水珠,拍出更獨特的照片。

     花草。

     各類昆蟲。

     各種植物、菌類。                                  攝影:白狼

            攝影 :愚人制造

          攝影: 愚人制造

    各種類型的水滴也是其中的一種。


    總之,基本都是近距離的拍攝。


    那么,到底什么算是微距攝影呢?

    微距攝影指照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小的圖像。簡單點說,就是你拍一個1厘米大小的物體,這個物體在相機的感光元件,也就是CCD或CMOS上也是一厘米大小。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該在1倍到10倍之間。

    攝影界國際公認的說法是,拍攝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屬微距攝影,而達到10∶1~200∶1則屬顯微攝影。

    下圖是沾滿花粉的蜜蜂的眼鏡,就是顯微攝影。上面的黃色圓點是花粉,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相機想成像,肯定離不開鏡頭。鏡頭里有一個分支是微距鏡頭,他們可以達到符合微距攝影的放大率。

    日常經常聽到鏡頭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這些比例便是指鏡頭的放大率。左邊的數值代表感光器上影像的大小,而右邊的數值則代表實際主體的大小,當鏡頭能做到1:1的放大率時,即鏡頭可將實物的真實大小完全投射在感光器平面上。大家應記住左邊的數字越大,放大的倍數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邊的數值較左邊大,放大率便越小。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在使用中放大倍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是佳能百微鏡頭,三行數字中的最上面黃色一行,就是放大倍率。根據鏡頭里被攝物體的距離,放大倍率不一樣。

    可能會有朋友說,用長焦鏡頭可以拍特寫,而且有的長焦鏡頭帶有微距功能。這么說吧,長焦鏡頭拍特寫確實可以,但是除非是恒定光圈的鏡頭,否則光圈會變得很小。而拍攝昆蟲的時間大多是早上光線不強的時候,光圈大小,對快門速度影響很大的。而且,即使是有的長焦鏡頭帶微距功能,他們的最近對焦距離也限制了放大倍率的不會做的太大。想把微小的景物放大,除非后期對畫面進行裁剪,但是裁剪后,細節不行。

    下面來看一下通過裁剪獲得的照片和用微距鏡頭拍攝的照片對比:

    這是一個水滴,用50mm鏡頭拍攝的,因為拍出來的水滴很小,為了能正常觀看,后期裁剪了。看水滴的邊緣,清晰度不夠。

    這是百微拍攝的水滴,看看他的邊緣部分,明顯的區別。

    再看看原始照片中水滴各自占的比例,更加直觀。為了便于對比,我把兩張圖片貼到了一塊。

    看看兩個水滴的大小,就知道放大倍率的作用了。


    除了鏡頭,三腳架也是微距攝影最常用到的附件。

    微距攝影有時是在桌子上進行,大的三腳架放桌子上不方便,于是又有了專門的微距三腳架。其實就是三腳架的縮小版。但是價格可不縮小哦。

    作為微距鏡頭其景深非常小,鏡頭放大倍率在1:1的情況下,光圈收縮到F22最小,其景深只有2mm,如果在1:2的放大倍率下,使用f22光圈,景深也大約只有6mm。所以我們在拍攝中鏡頭與被攝物體細微的移動都會影響最終的焦點位置,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影友反映,我明明對焦的是昆蟲的身上,可是出來的照片確只有背景中的花朵是實的,昆蟲是虛的。所以推薦大家使用三腳架,有條件的影友也可配合快門線一同使用拍攝,盡量減小移動所帶來的焦點漂移。

    微距攝影想得到一定的放大效果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下面幾種:

    1. 使用微距鏡頭

      各大品牌都有自己的微距鏡頭陣線。


    用微距鏡頭是最直接有效畫質好的方法。

    最大優勢:方便使用 畫質出色

    最大劣勢:價格昂貴 使用率偏低


    2.使用倒接方式

    對于反接鏡頭來說,你選擇的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筆者知道的現成案例有尼康21/2.8鏡頭反接,這枚鏡頭反接后可以達到大概20倍的放大倍率,拍攝出來的畫面自然非常微觀。

    不過鏡頭在反接之后對焦幾乎就不管用了,我們只能通過移動鏡頭的形式來尋找焦點,這就給拍攝出完整的畫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難度。總而言之,這種形式對于已經有一顆標準或者廣角定焦鏡頭的朋友來說,只需要通過一個非常便宜的反接環就可以拍攝,而且畫質很有保證,但是就是拍攝很不方便罷了。

    反接環其實就是一個金屬圈,一邊是鏡頭的卡口,一邊是螺紋。將螺紋擰到鏡頭前,然后把反接環的卡口裝到機身上。

    這就是裝上后的效果,然后就可以照相了。

    下面是試小痰盂(50mm f/1.8)倒接環,先小痰盂正拍,大光圈的效果。

    下面是使用反接環后拍攝的照片

    景深真的非常薄,完全不能指望用手持拍攝,不能調節光圈,不能自動對焦。拍這張時,用上了三腳架和快門線。鏡頭離這朵花大約10mm的距離。


    最大優勢:畫質出色 價格極其便宜

    最大劣勢:對焦非常困難 距離拍攝物體過近 拍攝單張時間過長


    因為倒接鏡頭不能調節光圈,不能自動對焦,于是又有人發明了雙陽環。雙陽環是兩面全是螺紋,說白了就是把兩個鏡頭通過螺紋連接起來拍攝照片。

    因為下面還有一個鏡頭是正常工作的,所以可以正常對焦、調節光圈什么的。除了取景還是很近,別的倒是不錯。


    3、使用近攝鏡

    近攝鏡片就是我們日常看到類似UV鏡,CPL鏡那種擰在鏡頭前邊的鏡片,當然相對來講近攝鏡片要更厚一些。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知道,近攝鏡片的使用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他不會影響鏡頭的自動測光以及自動對焦系統,可以說是想拍微距隨時擰上一個就可以了。

     近攝鏡片其實在本質上就是一個改進版本的放大鏡,很多老花鏡只需要通過一定程度的修改就可以成為近攝鏡片。我們在市面上能夠買到的近攝鏡片價格區間也是非常的廣泛,從最便宜的30塊錢到售價1000多元的產品,擁有如此的價格區別理由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畫質上的巨大區別。

    最大優勢:不影響自動功能 使用較為方便 價格較為低廉

    最大劣勢:對于畫質影響較大


    4、近攝接圈

    近攝接圈是黑色的筒狀近攝附件,使用時象安裝增距鏡一樣附加在機身與鏡頭之間。

    近攝接圈是一種其實很原始的設備,他的歷史可以贅述到100多年前的對焦皮腔上,近攝接圈與當年的皮腔區別其實很小,做成接圈的主要原因是2個,1個是因為相機的像場比較小,皮腔很容易讓光軸偏移,另1個是因為現在鏡頭與相機擁有大量電子通訊觸點,做成硬質接環更容易保證連接。當然也有一些廉價接環沒有電子觸點,但是并不影響畫質。

    近攝接圈的優勢就在于他直接幫你拉近了對焦距離,而能拉近多少對焦距離完全取決于近攝接圈的長度。而且由于沒有鏡片,所以對于畫質是完全無損的。在自動功能方面,近攝接圈基本上不影響自動測光系統,但是會降低自動對焦系統的效果。

     考慮到近攝接圈3枚不足1000元的價格,近攝接圈是不是就完美了呢?絕非如此!近攝接圈會帶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隨著近攝接圈長度的增加,鏡頭的實際通光量會迅速減少,這對于曝光和對焦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困難,會帶來非常高的拍攝難度。


    最大優勢:價格便宜 不影響畫質 基本不影響自動功能

    最大劣勢:會大幅度縮小“光圈” 影響拍攝成功率


    除此之外,還有用增距鏡、小畫幅相機裝大畫幅鏡頭等方法,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下面是一些微距攝影的小技巧:

    目前市面上的數碼相機都具有微距拍攝功能,也比較容易上手。但使用微距模式時一定要注意,最好使用LCD取景而不用光學取景器,因為光學取景器在拍攝遠距離景物時它和鏡頭捕獲的范圍相差不大,但當使用微距模式時這個差距就大了。另外,微距攝影會使快門速度變得很慢,使用自動對焦功能比手動還要慢。為了生成效果完美的微距圖像,也可以使用自拍器,可有效防止相機的震動。

    相機上的帶小花圖標的按鍵,就是微距模式。


    微距鏡頭結構有別于其他鏡頭,因為要拍攝出精細的畫面,鏡頭的對焦速度也相對較慢,尤其微距鏡頭的焦距比較長,對焦速度就更慢。

    拍照的時候先粗略對焦,再構圖,再精確對焦。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并保持快門的半按狀態,在焦點對準以后(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機進行對焦)再從容地按動快門,避免拍攝出的照片發虛。

    大家還可以通過手動對焦來拍攝,“全時手動對焦”功能可讓攝影師在自動對焦時,也可以實時通過手動對焦進行微調,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時間,避免錯過重要一刻。

    多數佳能EF鏡頭配備了可隨時從自動對焦轉為手動對焦操作的全時手動對焦功能,方便拍攝者在自動對焦合焦后,根據自己的意圖微調合焦位置。拍攝者如想手動對焦,可保持注視取景器的同時,不切換對焦模式,直接轉動對焦環微調焦點。采用環形USM超聲波馬達的鏡頭(包括配有微型USM的EF 50mm f/1.4 USM)和配備STM步進馬達的鏡頭支持全時手動對焦。

    尼康的“全時手動對焦”功能有沒有,可以直接看鏡頭上的按鍵。

    像這種帶M/A的按鍵,就是“全時手動對焦”鍵。

    微調對焦時,把相機的放大功能打開,把景物放大,調到最清晰的位置,這樣,對焦更準確。

    不同的焦點選擇,能營造出不同的圖像效果。在移動拍攝焦點時,應使拍照對象處于畫面中間,一般情況下應該選取畫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現的部分,并保持快門的半按狀態,在焦點對準以后(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機進行對焦)再從容地按動快門,避免拍攝出的照片發虛。如果是手動對焦,那就直接按動快門就可以了。

    一般說來,在數碼相機微距模式下,鏡頭距離物體越近,拍攝出來的物體越大,如果不注意畫龍點睛,片子畫面就會顯得非常呆板。如對小昆蟲一類的主體拍攝,焦點的選擇應該落在昆蟲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靈氣的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蟲和螞蟻昆蟲這樣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視對眼睛的表達。如果是身體上顏色比較鮮艷的昆蟲,則可以把眼睛放到次位。比如蝴蝶、瓢蟲之類。

    景深在微距攝影中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由于微距拍攝時鏡頭距景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淺,背景都幾乎看不清楚。但有時為強調畫面效果,需要適當加強景深,因此要特別注意聚焦與景深的調整。

    景深一般取決于三個因素:

    1.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為了展示花鳥魚蟲細節方面的微距拍攝,縱向增加主體的清晰度,一般適宜用較小的光圈值以加深景深。

     2. 鏡頭和景物的距離。距離越遠景深越深,距離越近景深越淺。拍攝時最好把要拍攝的主題都能放到同一個與鏡頭軸向垂直的平面里,否則會有一部分主題可能不夠銳利。

    3.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組合可以產生不同的景深。我們應該學會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組合,既能虛化背景,又能保證主體清晰。如果用遠端變焦進行微距拍攝,拍攝的照片就會不夠理想。


    在拍攝昆蟲中,背景的選擇也十分重要。要想拍攝出一幅優秀的作品,昆蟲主體要清晰以外,簡潔的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微距鏡頭本身景深就非常小,所以制造背景虛化突出主體不成問題。只要拉開背景與昆蟲的距離就能實現。



    好的昆蟲攝影作品我們都會發現,背景的顏色越簡潔越好,而且一定要和昆蟲的顏色有差異。例如拍攝淺色昆蟲要選擇深色背景,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體。

    如果現場拍攝環境不是我們想要的,還可以自行準備一張黑色的卡紙,放在昆蟲背后當做背景。

    花蕊做主體,花瓣做背景是經常用的方法。

    或者用反差比較大的色彩來突出主體。


    微距攝影的光線控制本質上是調節自然光與人造光的比例,正確地運行光線,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與意境。但一般不要使用閃光燈。雖然,閃光燈能縮短拍攝曝光時間,獲得的景深更深,減弱因曝光時的抖動或物體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但微距拍攝時閃光燈的使用要比普通模式下難,很容易造成曝光過度。所以,一般攝影愛好者在進行微距拍攝時,要注意觀察光線的照射方向,盡量利用好自然光,確保光線平均地照射在被攝物體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從側面射入的光線能更好地突出物體的質感。如果自然光線的不足或光線照射位不當,可以用個手電筒或白色泡沫板(充當反光板)補光。


    在眾多攝影教材中都提到盡量避免中午太陽直射或光線強烈的時候拍攝照片,一方面是光比太大數碼相機傳感器寬容度比較小,會造成亮部過曝或暗部欠曝損失細節。另一方面,直射光線非常刺眼,造成被攝物體色彩飽和下降,影響片子的整體效果。這些在拍攝昆蟲的微距攝影中一樣適用。微距攝影一定要使用柔和的光線,即散射光能夠產生最好的效果,使整個畫面被均勻照亮。

    順光拍攝是最為常見的拍攝方式,利用光線直射在昆蟲身上。之前也提到要注意光線的強硬,如果遇到光線很強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被攝昆蟲的前面放一個柔光布以達到散射光的效果,可用普通打印紙替代也可以用美術上用的硫酸紙。當然也可選擇早上、下午柔和的光線進行拍攝。

    順光拍攝主要能表現昆蟲表面的紋路,質感和色彩,所以自身色彩豐富,紋路優美的昆蟲更適合順光拍攝。 比如七星瓢蟲或甲殼蟲類的昆蟲,利用順光很容易表現外殼的光滑的質感。在相機測光的選擇上應使用評價測光,這時我們不要做過多的曝光補償。

    想要突出昆蟲翅膀的晶瑩剔透感,逆光拍攝是最好的選擇。光線正對著鏡頭透過被攝物體照射過來,利用這樣的光線可以使昆蟲身體邊緣變得更加透亮。

    逆光拍攝時,背景通常很暗,可以更好的突出昆蟲身上的細節。比如蜜蜂身體上的絨毛,逆光時被光線勾勒的十分清晰。如果遇到光比很大的場景,要利用小型反光板為主體昆蟲正面補光,而選擇不同顏色的反光板也會改變局部的色調,如金色會產生出暖色調。在曝光選擇上,建議在逆光拍攝時,如果背景很暗,要適當減少曝光補償,這樣可避免成畫面整體曝光過度的問題。


    如果是拍攝花草類的靜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慮用光與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獲得極好的淺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虛掉,同時可以獲得藝術美感的效果。但因為是微觀世界,相機鏡頭與被攝物間已經離得很近,極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線,所以輔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內拍攝,請使用大功率家用臺燈之類,至于是白熾燈還是熒光燈并不重要,因為DC都帶有白平衡調節,大不了多試幾次。另外,一張白板紙用來補光也是很好的建議。

    如果拍攝對象是怕驚擾且行動迅捷的小昆蟲,高速快門是第一要素。獲取高速快門有三種途徑,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門速度就可以相應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會造成畫面較粗糙,顆粒感加強,因為表現微觀世界一定要細膩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階ISO還能獲得足夠精細的畫面(很多新款單反數碼相機在ISO800下還可以獲得通透的片子來),否則不建議使用。三是使用閃光燈,例如為了拍一只縱深感清晰的蝗蟲照片,只有通過小光圈才能獲得,但是小光圈帶來的負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減少與快門速度的降低,而行動快捷的小動物不會給你機會打輔助長明燈光,閃光燈是唯一選擇,而且行動要快。為了避免直射過曝,請在閃光燈上加柔光罩。

    這是直接扣到外置閃光燈上,俗稱“肥皂盒”的塑料柔光罩。

    這是可以折疊的小型柔光罩,有圓形和多邊形。


    反光板預升

    為了減少機震,也就是減少反光板升起時的振動,在按下快門鈕時,反光板預先升起,一般是兩秒后,相機穩定下來后,再打開快門,以保證相機成效的清晰度。


    建議使用三腳架時關閉鏡頭上的防抖功能。據說現在的新鏡頭有的自帶檢測功能,如果長時間在三腳架上,鏡頭會自動關閉防抖。

    適當嘗試逆光效果。特別是邊緣薄且透的植物花、葉之類,逆光下會表現出特別的美感。

    旅游景點中,像風蝕的石刻、銹跡斑斑的門鎖之類,在微距拍攝中會表現出強烈的質感。

    隨身攜帶水、小噴壺,拍花草時特有用,噴灑點水會使照片特靈光,簡單一點的解決方法就是帶礦泉水,口含水噴一下最方便了。

    早上太陽初升的時候,是近距離拍攝昆蟲的理想時機,根據是經過長夜,昆蟲的體溫開始回升,一般都出來活動了,早晨的露水又減緩了它們的活動。早上斜射的陽光對于攝影者來說是一種出彩的光線。

    在盛夏天,雨過天晴,是昆蟲的活動高峰,而且這個時候由于翅膀沾有雨水的緣故,小昆蟲的活動頻率明顯減慢,加上光線條件理想,實在是拍攝的最佳時機。

    拍攝花朵、樹葉及戶外的昆蟲等題材很具挑戰性。一陣微風就可能毀掉一次完美的構圖。必須消除被攝體的抖動和模糊。在拍攝之前,嘗試在地上插根棍子,然后將要拍攝的植物固定在棍子上來保持靜止。拍攝時應使用最快的快門速度,如果用小光圈拍攝,則還需要使用環閃或閃光燈組。


    微距攝影中還有一個名詞:最近對焦距離

    最近對焦距離,是指在非常靠近被攝體的拍攝狀態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距離。小于這個距離,鏡頭就無法對準焦點,回來會不停的對焦,通常稱為:拉風箱。鏡頭蓋不同,其對焦距離也不同,一般來說焦距越長其最近對焦距離也越長。但對于微距鏡頭這種有著特殊用途的鏡頭來說,最近對焦距離則不只是取決于鏡頭焦距。

    每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刻在鏡頭筒上,只不過平時不搞微距、近距攝影的朋友不注意罷了。

    還有的是下面這樣,在視窗里顯示的就是當前的合焦距離。

    那么,如何測量最近對焦距離呢?從被攝物體焦平面到相機內部圖像感應器像焦平面的直線距離,這里可不是說的鏡頭前沿到達被攝物體的距離(這叫做工作距離)。相機內部圖像感應器像焦平面的位置,位于相機機身頂上、左或者右邊標有標記的地方。

    其次在拍攝昆蟲時,焦平面的選擇也是要注意的。比如拍攝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好的拍攝方法是調整相機位置,使其與蝴蝶的翅面平行,這樣就可以清晰的展現蝴蝶翅膀所有細節紋路。我們可以不用開很小的光圈制造景深,這樣也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保證拍攝成功率。

    我們要記住的是,不管從昆蟲的頭部正面、側面、甚至尾部拍攝,一定要把拍攝內容放在一個平面內。景深和焦平面的調整是精細的過程,要有相當的耐心,也要有熟練迅速的手法,不要讓我們的“模特”等的最后逃之夭夭。


    微距攝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布置一些被攝體,來完成我們的構思,比如下圖。

    看起來很夢幻的照片,就是在下面的工作臺上完成的,很佩服拍攝者的構思和耐心。


    還可以放飛自己的思想,加入一些創意,絕對讓人腦洞大開。


    還可以加入濃濃的中國風

    攝影   丁海俊


    如果有足夠的大手筆,也可以學習學習下面的這位專業攝影師Carl Warner的拍攝方法,雖然說不清這算不算微距,呵呵。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人妻碰碰视频免费上线|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少妇|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大战白嫩在线|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紧身裤|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97久久超碰亚洲视觉盛宴|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怡红院| 亚洲欧洲日韩国内高清|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视频线观看一区|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97人妻中文字幕总站|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