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項目企業真實經營情況進行判斷,可以利用那些經過第三方驗證的「硬數據」,這些信息對審計來說可能不是很重要,但對投資人判斷企業投資價值有著不小的參考意義。我常用的「硬數據」有這5類: 1)、通過工資表判斷企業的人才競爭優勢。將項目企業的員工薪酬與行業平均工資水平比較一下,可以看出其吸引人才的能力。 2)、通過水電費、運費單判斷企業的生產、銷售能力。對于制造型企業,水電費和運費是甄別其生產規模、產能、銷售能力的試劑,有時對判斷企業的真實生產和銷售情況比從營銷入手更為有用和可靠。 3)、通過銀行借款判斷企業的誠信度和財務彈性。企業如果對自己的發展有信心,其融資的首選一般是債務融資。因此,在企業有可抵押資產的情況下不選擇銀行融資是需要關注的,反過來,如果銀行給予信用借款,那對企業素質的評價就可以加分。 4)、通過供應商賬期判斷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賬期跟產業鏈地位有關系,跟項目企業本身也有關系,供應商會比較了解下游的客戶,如果給予的賬期高于或低于行業水平,都需要關注。 5)、通過納稅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一般情況下,沒有一個企業會在沒有銷售或利潤的情況下去繳稅,因此,完稅證明是判斷企業銷售和利潤最直接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