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天使陳思霓 - 地球天使
劉烘昌是一名生態學博士,致力于研究陸蟹生態。2017年底他和5名年輕人在澳大利亞圣誕島準備一起觀察海龜產卵,拍下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光BBC就有超過1300萬人觀看過。

澳大利亞圣誕島(Chiristmas Island),之所以取名為圣誕島,主要是因為它是在圣誕節那天被發現的,被稱作是澳大利亞最美的島嶼,大家腦海中浮現的,想必就是數百萬只紅蟹幼崽集結成赤色大軍,從海中向島上的叢林里遷徙那壯觀場面。


圣誕島上風光綺麗,四周為珊瑚礁所環繞,島的外側暗礁重重,巨浪沖天;內側則細浪輕柔,銀白色的沙灘全部是由珊瑚碎片形成,在陽光下熠熠發光。
退潮時,珊瑚礁的尖頂紛紛露出水面,瓊堆玉砌,晶瑩剔透,順著銀白色的海灘延伸,形成一個寬數百米的環島珊瑚帶。
多么令人向往的旅游勝地,然而卻被一只海龜媽媽打臉了。
海龜在垃圾堆中拼命撥開垃圾準備產卵。

而剛出生的幼龜則必須爬過重重垃圾山才能回到海中。

因為各種各樣的垃圾覆蓋住了沙灘,小海龜連爬出來都成了問題,寸步難行,更不用說游回大海。
5只剛出生的幼龜,有4只挨不過這段殘酷的荊棘之路而不幸夭折,剩下一只亦是苦苦掙扎。
而這些垃圾是怎么來的?塑料鞋子、飲料瓶子、木頭棍子......這都是人類留下的生活垃圾,怎么來的顯而易見,亂丟亂扔后,被堆積到了這里。
讓海龜們生活遭受了重重困難,剛出生的海歸,甚至就死在垃圾上!
這段視頻同時也激發了大家的環保意識,當地人還自發進行了海灘垃圾清理活動,但無奈垃圾實在太多,讓志愿者也感到束手無策。

海洋營造了宜人的氣候,是人類文明的“搖籃”。聯合國報告顯示:塑料袋和聚酯瓶是最普遍的海洋垃圾,海洋成了最終的垃圾場,許多海洋動物也因誤食塑料堵塞消化道而喪生。
去年2月初在挪威西部海岸,人們發現了一條巨大的鯨魚擱淺在沙灘上。當科學家們趕到現場時,發現這頭鯨魚已經無法挽救,只能實施安樂死。

為了探究其擱淺緣由,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解剖,卻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

只見這頭鯨魚的胃里,什么都沒有,只有30個塑料袋!最長的長度達到了2米半!

人們對大海總是充滿了向往,出海釣魚,海灘狂歡,但是你隨手扔的垃圾,可能會要其他動物的命!






據估算,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每1分鐘就有1整輛卡車的塑垃圾傾瀉入海,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

甚至,前不久 正在執行第34次南極科考任務的中國科學家在南極海域首次發現微塑料的存在!
幾乎每一塊塑料自產生之日直至今天都仍存在于地球某處以各種形態。
這些年受苦受難的其他生物,何止只有海歸?澳大利亞風景名勝大堡礁正在加速衰亡!
在過去的30年里,大堡礁失去了近50%的珊瑚。而最新消息,這一衰亡還在加劇!而人類并沒有沒有給珊瑚恢復的機會。

我們的生態環境到底惡劣到什么地步?除了霧霾、全球變暖等等惡劣天氣,讓我們有直觀感受外,我們在意過與我們共存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嗎?人類已經將其他的生物逼得無路可走,無法存活了!
而丟掉的塑料垃圾可能會以無形的形式流回你的食物鏈。
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臺灣分別出現因多氯聯苯污染米糠油而導致的大規模人類中毒和死亡事件,和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一起,位列“二十世紀十大環境污染公害事件”。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海洋環境是我們的神圣職責,自古以來,人類就想辦法不斷去征服海洋,屠殺和占有海洋里的各種生物。
未處理過的污水,垃圾直接被排入海洋中,海洋由蔚藍變成深藍,還出現了黑色的污染帶。這直接污染了動物們的生存環境。

活靈活現的各種海洋生物誤入人類的漁網中,它們逃脫、掙扎甚至窒息。

人類用利器刺入鯨魚的體內,迅速割掉鯨魚的鰭和尾,將飽受重創的鯨魚投進海中,它們痛苦地掙扎,沉沉墜入海底,鮮紅的血液將海水染紅了。

由于人類的非正常活動很多海洋生物都滅絕了,“它們花了幾百萬年時間來進化,卻在短短幾十年間就滅絕了”。
由于人類的破壞,今天的海洋已經不是一片凈土,好多海域都被污染,而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更是人類的盤中美食。
美好的海洋是人類生命的發源地。

今天,人類不能夠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面對海洋,而必須學會尊重海洋,善待海洋,與海洋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