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19:22:15 第二節課徐老師主要講了深吸氣,這節課主要講的的是如何呼氣。其實我們說話伴隨的是氣體的呼出,所以我們怎樣呼氣對聲音的影響是相當大的。那些擁有“巨肺”的人總是讓我們羨慕嫉妒恨,比如我就特別喜歡阿黛爾的rolling in the deep,奈何自己氣息太弱,高音總是飆不上去。
聽了老師的課才知道其實氣息的長短、強弱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只要正確“練氣”,人人都能成“巨肺”。老師自己也是“練氣”的受益者。學生時代的她每次測肺活量都很低,她還以為“巨肺”是天生的。直到她正確“練氣”之后,才知道是自己的呼氣方式不對。
想象一下我平時吹蠟燭,用的是很短促的氣。如果用這種氣來說話,勢必非常給人懶散、無力的感覺。換一個場景,假設我們面前有一張桌子,桌子上面有許多灰塵,我們吹掉灰塵使用的氣息一定不能和吹蠟燭時的一樣,否發一定吹滿臉灰。這時候吹的氣是緩緩的、勻速的、持久的,仿佛把氣息形成一個小柱子。
如果我們平時說話用的是這種均勻的氣息,那么說起話話來一定是自信的。那么平時我們如何進行呼氣練習呢。徐老師介紹了三種方法,我喜歡老師的課的原因之一,就是每次訓練的方法都是非常形象、簡單的,并沒有高談闊論。
1、 自行車漏氣法 大家平時一定對自行車漏氣時產生的聲音有印象,我們可以模仿自行車漏氣時發出的類似“嘶~”這種聲音。你會感覺這個聲音吐氣很均勻、很集中、很持久,非常的有控制,但是又很順暢,不是那種憋著氣的感覺,氣體是勻速的呼出來。我們可以把呼氣轉換成聽覺上的監控,聽一聽我們的聲音是不是穩定的,可以知道我們的氣息控制的好不好。然后再從時長上看我們的氣息足不足。一般女生能堅持20s以上,男生堅持30s以上,就說明氣息不錯,關鍵是要把氣息運用好。如果我們平時用這種氣息來說話,就是有底氣的聲音。平時我們可以抽出幾分鐘來做這種練習,這樣慢慢的對氣息如何呼出就有一定的掌握。
2、吹紙法 這個練習可以把無形的氣息轉化為視覺上的監控,我們找一張紙,不要太厚或者太薄,類似A4紙這樣的就行。我們的嘴的位置大概在紙的中下部,距離紙10cm左右,然后去吹這張紙。如果氣息均與、集中、穩定,又出來的很順暢,那這張紙就會形成一個固定的角度穩定一段時間。就像把氣息變成了一個小柱子去頂著這張紙。如果氣息不好,這張紙會亂飄,我們要盡量選擇一個沒有風的環境,以便能更好的看到效果。
3、數棗練習 發聲最能檢驗氣息,我們訓練氣息也是為了更好的發聲。數棗練習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發聲練習,學播音主持的很多人都做過這個練習,它可以鍛煉我們的呼氣發聲能力。繞口令文本如下
×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前面一顆棗。拿著桿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
×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四個棗五個棗......十個棗,十個棗......五個棗四個棗三個棗兩個棗一個棗。
×這是一個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
三個×號表示可以使用三口氣進行訓練 說的時候注意不要偷氣、補氣也不要憋著,順暢的把聲音呼出來,尤其是中間的數棗部分,一氣呵成的數好這二十個棗,并且要富有節奏感。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覺得自己的氣息少,于是就不敢用氣,小聲的來數,其實這樣更耗氣。我們大大方方的呼氣,會更加自如。想把這個繞口令說好,是需要不少氣息的。好的聲音是需要好氣息支撐的。今天這個練習結合第二課的吸氣一起做,相信我們對氣息的把握會越來越好。
愿你我的聲音都越來越動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