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人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關愛老人已經不再局限于老人的吃穿住行,更要關心他們心理健康,因為每個老人都渴望情感關愛,企盼心靈慰藉。昨日,由湖南康樂年華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和無錫市源沐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承接的無錫市新吳區“心靈關愛”項目在無錫新吳區夕陽紅休養中心舉行啟動儀式,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 陳建忠,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李偉敏,新吳區民政衛計局副局長吳琪,新吳區民政衛計局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科科長王玨,新吳區各街道分管領導、民政助理和老齡辦主任出席了此次項目啟動儀式,并授予康樂年華碩放頤養園、江溪夕陽紅休養中心、新安養老服務中心、旺莊養老院、梅村凈慧養老服務中心和鴻山街道敬老院六家機構“新吳區養老機構心靈關愛示范基地”稱號。該項目旨在探索老年人心理呵護的相關標準,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
(啟動儀式)
(領導合影) 6家養老機構試水“心靈關愛”
記者從無錫市老齡辦和新吳區民政衛計局了解到,“心靈關愛”項目主要覆蓋新吳區六家養老機構,包括旺莊養老院、康樂年華碩放頤養園、江溪夕陽紅休養中心、新安養老服務中心、梅村凈慧養老服務中心和鴻山街道敬老院。據項目負責人張部長介紹:“心靈關愛”這個項目的最大亮點是服務對象覆蓋群體廣,不僅僅是養老機構的住養老人,還涵蓋了老人家屬以及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志愿者等涉老服務群體。我們希望通過這項項目建設能夠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老人心靈呵護模式標準,這不僅對老人的晚年生活和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也是積極響應我國十九大報告精神,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為我國的養老事業謀福利。
現在物質條件好了,很多老人吃穿不愁,但是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等種種原因造成很多老人產生孤單寂寞,抑郁等不良情緒。有的甚至患上“老年空巢綜合癥”。還有的養老院的護工、老人家屬,也會因種種原因產生不良情緒”。“心靈關愛”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通過邀請專業的社工、心理咨詢師,在養老院舉辦親情模擬劇、心理訪談、心理咨詢等多種活動,以達到幫助住養老人緩解心理困惑、給予精神關愛的作用。
(授牌儀式)
“心靈關愛”有望出臺統一標準
除了給新吳區6家養老機構的相關對象送去心靈關愛,項目的另一目的是希望能打造出一本有關老年人“心靈呵護”的標準操作手冊,制定規范的實施標準,不但能夠為提高新吳區養老護理員培訓質量提供依據。甚至能夠推廣至全市養老機構,促進當地養老產業的發展。
張部長說“如果光靠社工和志愿者的力量給無錫所有的老年人送去心靈關愛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我們希望將這6家養老院作為觀察的窗口,探索出有關老年人“心靈呵護”的標準操作手冊。這本手冊的內容主要包括:針對各種不同心理問題的老年人,應該采取哪些不同的關愛方式;老人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如何預防等內容。比如針對有憂郁情緒的老人,具體應該分哪幾個步驟進行心理疏導?應該如何布置老人的居住環境,內容細分到使用怎樣的燈光、色彩、家具等,可以有助于營造一個充滿溫馨、活力的環境,幫助老人走出憂郁。屆時老人的家屬以及養老院的護工等人員,就可以按照這本手冊上的提示,來給予老人更科學、有效的心理關愛。
力爭打造養老服務創新模范
據悉,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將嚴格按照量化指標提供服務,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一套覆蓋四大人群的心理陪護技巧培訓體系,二是建立一套可復制養老機構心理關愛活動方案,三是建立一可持續運行的社會資源傳送體系和針對存在心理問題的老人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在此基礎上,該項目不僅夯實了各家養老機構心理關愛的基礎,更是通過建立心理陪護科學體系打造出社會資源循環系統,讓項目具有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力爭打造成業內養老服務創新模范,助力國家養老事業健康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