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金成民館長談日本侵華細菌戰歷史與遺址保護 主講嘉賓/ 金成民 館長 1月23日上午9點30分,偽滿皇宮博物院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二樓學術報告廳,由偽滿皇宮博物院主辦的長春文博講壇,特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研究館員金成民講述“日本侵華細菌戰歷史與遺址保護”專題研究。講座由偽滿皇宮博物院趙繼敏副院長主持,來自文史領域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歷史愛好者及偽滿皇宮博物院職工一百多人參加了講座。 趙繼敏 副院長 金館長首先以2018年1月21日晚,日本NHK電視臺播出的關于七三一問題的紀錄片《731部隊—人體實驗是這樣展開的》為切入點,解讀和介紹了當下國內、國際對“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實施細菌戰”這一歷史問題的認識情況。 金成民 館長 金館長講,說起七三一部隊,大家一般的印象這是日軍二戰期間的一支進行殘忍人體實驗的部隊,一支進行細菌戰的部隊,其頭目是石井四郎。可能是因為七三一部隊、石井四郎太有名,很多人以為日本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部隊只有七三一部隊,而七三一部隊就是石井四郎組織成立的。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日本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部隊絕不止七三一部隊一支,大到與七三一部隊同級的其它部隊,比如一八五五部隊、一六四四部隊這種專門的防疫給水部隊,小到日軍各個陸軍醫院,都在做同樣的勾當。所以,說到七三一部隊以及石井四郎,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七三一部隊是日本細菌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而日本細菌戰體系是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逐漸由七三一部隊復制衍化出去的,這個體系遍及中國淪陷區、更遠至南洋。這種細菌戰體系是日本頂層設計的,大資金投入建立起來的,其覆蓋地域廣大、參與人員眾多,有各種社會階層支持。七三一部隊的犯罪絕不是某幾個醫學狂人的個人行為。七三一部隊的犯罪是自上而下的有組織、有預謀、有規模、成體系的集團犯罪,是日本政府主導的國家犯罪。 金館長作為研究七三一部隊的中國學者,曾幾十次赴日跨國取證。關于七三一部隊的這一歷史真相的揭露,是中日等國幾代學者努力的結晶。戰爭期間,七三一部隊就是一支極其注意保秘的部隊。二戰后,七三一部隊的研究資料很多被美國管控起來,而那些部隊里的醫學博士們又憑著在部隊里練就的本事、資歷,各居顯位,撐起戰后日本的醫學界,照樣當精英,沒有受到追責。 接下來,金館長介紹了七三一部隊遺址,該建筑始建于1936~1940年之間,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隊為銷毀罪證將部分建筑設施炸毀,形成了現在遺址的基本格局。七三一遺址于1982年納入政府保護管理的范圍。2015年8月15日,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25萬平米基本陳列全面開放,現有遺址遺存27處。陳列館的展陳按“法理邏輯”層層遞進,看完整個展覽,就相當于讀完了一本審判日本細菌戰部隊的卷宗。每一個物證,每一個用詞,甚至每一個版本的語音解說詞,都有國際同行,包括日本軍事史專家把關審定,確保無懈可擊。七三一部隊遺址保護利用宣傳工作的最終目標是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最后,金館長提出,侵華戰爭期間的很多細菌部隊遺址,目前都亟需得到完善保護和利用,比如位于長春的日軍第一〇〇部隊,當時與七三一部隊幾乎同時建立,規模相當。希望地方政府、專家學者、社會各界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承擔起人類歷史遺產保護的重任。 講座結束后,金館長還與現場聽眾展開了積極互動,就“七三一部隊遺址宣傳工作”“一〇〇部隊遺址搶救保護”等問題,解答了現場聽眾的疑問。 長春文博講壇由偽滿皇宮博物院主辦,長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影舊址博物館、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東北師范大學民俗博物館、長春市規劃展覽館、松山韓蓉非洲藝術收藏博物館、長春市方志館等多家高校、博物館單位協辦。講座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報名電話:(0431)82888678 - 結束 - 文:科研中心 編輯\排版\圖攝:數字信息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