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況 某10kV電纜工程線路長度4.7km,選用ZR-YJV2阻燃交聯聚乙烯銅芯電力電纜。電纜全線采用隧道和電設的敷設方式,其中隧道敷設4.2km,排管敷設0.5km 2 原設計方案 施工圖設計文件提供了一般段的10kV電纜敷設方面(圖1)和排管斷面(圖2)。
圖1 隧道斷面 圖2 排管斷面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問題描述
1 隧道敷設問題 圖2 排管工井敷設 (1)在電纜隧道中段,由支溝進來一趟10kV電纜,占據了本期電纜的敷設位置。設計缺少引入該10kV電纜后的隧道斷面,施工單位臨時將電纜敷設于電纜隧道底板、人行步道旁邊(見圖1)。 (2)設計未提供排管工井內的敷設圖紙,施工單位在無依據且對現有井內單電纜支架未進行有效識別的情況下敷設,使電纜發生彎折,局部應力集中(見圖2)。 3.2 依據性文件要求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施工圖設計內容深度規定第 2部分:電力電纜線路》(Q/GDW 381.2-2010)中6.2.13條“工作井內電纜布置圖a)圖紙應按比例繪制。標示工作井尺寸、電纜敷設位置、夾具固定位置、電纜線路相位、電纜彎曲半徑。列出設備材料表。”的要求進行在施工圖設計。 3.3 隱患及后果 電纜敷設方式說明深度不足會造成施工單位在敷設電纜時盲目施工,導致電纜敷設方式不合理,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影響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電纜通道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影響其他工程電纜的敷設。例如問題(1)中,電纜隨意放置使其存在浸水、絕緣層磨損的風險,加快老化甚至發生擊穿。問題(2)中,不合理的敷設方式易使電纜內部產生缺陷,影響壽命,同時易與后續電纜產生交叉,不利于后期建設和運行維護。 4 解決方案及預防措施 4.1解決方案 設計及時補充了電纜在支溝電纜后隧道和排管工井敷設斷面圖,并積極配合施工單位對敷設不合理地段的電纜進行了位置調整。補充支溝電纜引入后隧道斷面圖如圖5所示,排管工井斷面如圖6所示,修改施工圖后電纜敷設現場情況如圖7所示。
圖5 支溝電纜引入后隧道斷面
圖6 排管工井斷面
圖7 電纜敷設解決方案現場情況 如圖7所示,將隧道中的電纜敷設到隧道左側電纜支架上,既可以避免電纜浸水而影響電纜的安全運行,而且不會威脅到電纜運維人員的生命安全;將排管井中的電纜與電力排管中的電纜敷設至同一側,既不影響電纜絕緣結構的完整性,也不會與后續電纜產生交叉。 4.2預防措施 電纜敷設方式說明深度不足是電纜線路設計工作中典型問題,出現頻率高,設計也容易忽視。,在工作中設計應加強路徑沿線隧道及排管內情況勘查,同時結合現有電纜敷設情況及規劃要求,對敷設方式轉換、溝道連接點等重點地段敷設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做到施工有 圖可依,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感謝您抽出
|
|
來自: liwenxue100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