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車子質量隨著使用時間的下降,很多車友都選擇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將汽車轉手賣出去,然后再買新的汽車。那什么時候賣車才是最劃算的呢?今天咱們就來算一下。 汽車本身是一個消耗品,使用的時間越長,汽車本身的貶值也就越高。但是汽車買回來就是為了使用的,所以如何在汽車的質量和貶值當中取得一個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國家在2015年出臺了私家車報廢年限新規定,由以前的強制報廢年限為15年,改為現在的沒有使用年限限制,只是設置了一個行駛上限里程——60萬公里。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通過年檢,按平均每天行駛50公里計算,就可以使用到30年左右。 另外,在汽車連續三次不能通過年檢的時候,將會被強制報廢。不過在強制報廢之前主動申請報廢,將會獲得國家政策補助獎勵。所以將汽車開到即將強制報廢之前是最合算的。 不過,隨著車友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換車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據調查,國內車主換車的年限為4.5-6.3年。 目前市面上比較通用的普通汽車折損率是15%作為固定價值,其他85%作為貶值率的對象; 前3年貶值率每年11%; 第4-7年貶值率每年10%; 第8-10年貶值率每年9%; 公式:二手價=買車價*[15%+85%(1-年份*貶值率)] 當然,汽車的新車價格、品牌、市場保有量、維修保養成本、口碑、事故情況都會對汽車的貶值率造成一定影響。 這樣來看,買車0—3年內轉手賣掉是最吃虧的,因為這個時候汽車處在快速貶值的時期,而且汽車也處在青壯時期,而且車主對于汽車的熱情還在,所以不推薦轉手。 4—6年是汽車的中年時期,這個時候汽車的保值率趨于穩定,加上汽車的維修養護成本開始增加,技術也逐漸落后,所以這個時候賣車是最合適的。 7—10年是汽車的中老年期,這個時候汽車的平臺已經整體落后于新車,駕駛質感也基本上不復存在,維修養護成本不斷增加,唯一的優勢就是貶值率在不斷下降,所以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出手也還算恰當。 11—15年的車子基本上已經步入老年期,這個時候維修養護成本已經高于汽車本身的價值,所以如果不是對汽車特別有感情,建議在此之前賣掉。 16年以上的車子基本上是沒有人會收的,這個時候車子只是相當于一個報廢價格,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想換車的話可以直接將現有車輛報廢了。 你們對這個如何看,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評 我是機械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