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書法的高下取決于筆力。 什么是筆力,古人云:萬歲枯藤、入木三分、筆力遒勁、高山墜石等等只是對筆力效果的精彩描述,杜甫也講字貴瘦硬方入神,李白在《草書歌行》里描述懷素寫草書時,"吾師醉后依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講"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非常形象地描述出懷素落筆的加速度。我們古時沒有錄像機,也無法慢放一千倍來分析懷素寫字時的筆法,因為大部時間我們看到的作品也是筆力運用后的痕跡,既便是看名家書寫,也難認認真研究其心所想、其手所揮及二者如何結合在一起,講起來,沒有書法實踐的人也云里霧里聽不明白。那么,什么是筆力,今天本文試圖通過物理學及書法審美實踐來給一個答案,以求拋磚引玉。 這其中涉及幾個物理名詞,一是壓力與壓強;二是速度與加速度;三是重心與平衡;四是墨汁的流速。 先說壓力與壓強,壓力是物體表面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全部力,是一種變形力,它的單位是牛頓,而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壓力相同時物體表面所受的壓強取決于受力面積大小,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我們所說的筆力不是你拿筆時用在筆管上的勁有多大,當然筆管握的不緊了也不行。也不是你用筆時按下去的勁(力量)有多大,而是你在適當小的范圍內(準確字形)加上去的力。一般來說要達到壓強最大,一是垂直書寫一是收籠筆鋒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書寫,這也是字貴瘦硬方有神的道理。這樣既可以保證字形不出格又可以保證受力面積盡量小,使得每一筆上的壓強盡量大。有人說,那我們的硬筆不是完全可以達到你說的要求,為何硬筆沒有毛筆字給我們強力的感覺,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加速度。 什么是加速度,物理公式中F=MA,也就是力量等于質量乘以加速度 。我們在前面分析了通過壓強及減少受力面積來增加用筆的質量,下面來探討一下書寫的速度與加速度。乘車的人當你的車突然加速時,我們有一種推背感,這就是加速度,就是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的速度。勻速運行的筆,我們感覺只是一劃而過。而有加速度,暴發力強時寫的字就會很有力度感,意在筆先,凝神靜氣之后筆入紙的一瞬間,墨,水,紙交融后所展現不同的形態通過視覺及平時對有力度的痕跡的感覺互相觸發后的力度感就出來了,為何藝術需要激情也是這個道理,有激情才有加速度,才有力量。越是在有限制力時,有阻力時的加速度才能不斷加上去才能通過反作用力提升加速度,戴腳鐐手銬跳舞的力量之美才能體現。李白說"左盤右蹙如驚電 "非常形象。這種欲右勿左,突然點穴的筆法就是加速度,我們能感覺到,但是不知道這是什么。為何要與名家多當面交流,一些本質性的東西我們要親自去感受,雖然這些東西我們只能感覺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現在分析就是這個加速度節奏在做怪。我們的鋼筆元珠筆是瘦是硬但加速度無法提上去,注墨量無法再增加。如何才能提高自己書寫時的加速度呢?首先是熟練,熟能生巧。其次是掌握增加壓強的方法或者筆法。再有就是要有好的筆墨紙硯,要將墨的濃淡調到最佳狀態。 字形準確到位,這涉及重心及平衡問題,比較復雜,后文專題論述,在這里只要明白字形到位對筆力來說很重要就足夠了。 下面來說第四點,墨汁的留量與流速。對筆力來說這里有一個度。過多時外溢,過少時我們用筆劃開了一個口子但墨汁無法及時滲入,也影響筆力的展現。由于毛筆軟而且是多根針組成的圓錐形,墨易集中在筆劃的中心,這樣在視覺上有立體感,同時增加中部極小區域的壓強有利于墨汁滲入。用筆強調垂直也與壓強及墨汁適時適量流入相關。有時我們看見書家在用長鋒寫字時在駐筆在挫筆就是在控制入墨量。由于毛筆由許多性能各異長短粗細不一的細絲組成,每個性能各異的絲上的掛墨量及組合起來的掛墨量不一樣,這就要求追求書寫筆力的同時要用一定的方法將所有細絲集中在所要表達的筆畫上,達到各方完美結合要有一個長期練習熟練的過程,這個收集、聚攏、緊縮的過程也是為了增加壓強及注墨量的過程。 ? 爆發加速;控筆注墨;力聚筆鋒;字形到位。這四點對筆力來說缺一不可。 ![]() ? 懷素草書千字文局部(一) ![]() 懷素草書千字文局部(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