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不再稀罕,痛風也不只是有錢人的“專病”了。大量農村人因為常吃些高嘌呤的食物,也患有了痛風,其中還包含一部分年輕人。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障礙導致的代謝性病癥,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癥和尿酸結晶沉積所致的急性關節炎,可并發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嚴重者可關節致殘和腎功能不全。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痛風的發病率直線升高。
生活中哪些食品含嘌呤量最高?
一、低嘌呤食品:
米、麥、高梁、玉米、馬鈴薯、甘薯、面條、雞蛋、鴨蛋、皮蛋、牛奶、乳酪、冰琪琳、汽水、巧克力、可可、咖啡、麥乳精、果汁、茶、蜂蜜、果凍以及各類水果、蔬菜等。
二、中嘌呤食品:
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蝦、螃蟹、黑豆、綠豆、紅豆、花豆、碗豆、菜豆、豆干、豆腐以及筍干、金針、銀耳、花生、腰果、芝麻等。
三、高嘌呤食品:
肝、腎、胰、心、腦、肉餡、肉汁、肉湯、鯖魚、風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淡菜、鵝、斑雞、石雞、大豆制品、酵母、香菇、紫菜等。
痛風病人進食需要嚴格依照“多吃低嘌呤的食品,少吃中嘌呤的食品,不吃高嘌呤的食品”的原則進行。
另外,我們都明白,痛風是終生病癥,如果患上痛風,是沒有辦法根治的,起碼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可以根治痛風的辦法。
可是我們可以通過消炎止痛來舒緩痛風,或者降低尿酸水平,從而控制痛風發病,順延壽命。
(一)消炎止痛
在急性發病期要吃消炎止痛藥。經常用到的有消炎痛,每日3次、每次25mg;或消炎痛栓劑50~100mg,栓塞肛門內,使之溶化消化,每晚一次。或消炎痛乳劑外涂于受累關節局部,每日一次。這類藥品副作用大,所以應該選擇副作用小的制劑。
提醒:老年人不能用秋水仙堿,對合并有感染的要加用抗菌藥。
(二)降低血尿酸、控制痛風發病
西醫和中醫都有不少降尿酸的方法。可是相比較來講,西醫的藥物醫治雖然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它的副作用也更大。所以降尿酸最好用食療方法。
以下是幾個食療方子,可以一試。
治痛風有新招:蒲公英紅金梅茶
制法:1、準備好以下材料:淡竹葉,木瓜,蒲公英,葛根,茯苓,小薊,百合,玫瑰茄。
2、把全部材料洗干凈、曬干、烘焙、按照一定的比例炒制成茶。
3、最好制成茶包,方便每天泡茶服用。
此方主要功效為利濕祛風,舒經通絡。經常喝可以幫助尿酸吸收,降低高尿酸血癥人群的血清尿酸水平,來減緩痛風性關節炎,適用于痛風患者。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將土茯苓煎成藥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飯,每日1劑。功能:清熱解毒,利濕通絡。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功能:活血祛瘀,通絡止痛。適用于瘀血痰濁痹阻型痛風。
防風薏米粥
防風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薏苡仁熟,每日1劑。功能:清熱祛風行痹。適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