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 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 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 少沖、少府屬于心,神門、靈道、少海尋, 少澤、前谷、后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經。 涌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 至陰、通谷、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知。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 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于肝, 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井滎俞原經合圖: 項氏曰:『所出為井,井象水之泉。所溜為滎,滎象水之陂。所注為俞,俞象水之窬。所行為經,經象水之流。所入為合,合象水之歸。皆取水義也?!挥衷唬骸捍捍叹?,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井。冬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合。舉始終而言,滎、俞、經在其中矣?!挥衷唬骸褐T井肌肉淺薄,瀉井當瀉滎?!换显唬骸貉a井當補合。』 歧伯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故也。』 帝曰:『五臟而系于四時,何以知之?』 歧伯曰:『五臟一病,輒有五驗,假如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象多,不可盡言也。四臟有驗,并系于四時者也。針之要妙,在于秋毫。』 四明陳氏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秋氣在分肉,冬氣在骨髓,是淺深之應也?!?/p> 井榮俞經原合穴的概念、五行屬性及其治療法則。 1、基本概念。 人體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 十二正經又分六條陽經和六條陰經。 六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膽經。 六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奇經有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 2、原穴和絡穴 原穴: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陰經的原穴即本經五腧穴的俞穴,陽經另有原穴。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臟、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 絡穴:溝通兩條經脈氣血流注的穴位。十二正經中每條經脈都是平行的,靠絡穴互相鏈接。 3、井榮俞經合穴 十二正經中,每條經脈都有井榮俞經合穴。其位置在手肘以下、膝蓋以下。《針灸大成》有一句歌訣:手不過肘,足不過膝。 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的五行屬性,也有自己的功能。陰經和陽經的五腧穴屬性不同。圖1為五腧穴的五行屬性,根據圖1就可以很方便的推出每個五腧穴的屬性。 ?圖1 五腧穴的五行屬性 本穴、母穴和子穴: 五行有相生的關系(圖2),以手太陰肺經為例,肺經為陰經,從圖1可以看出陰經的‘經穴’屬性為金,而肺的屬性為金,那么肺經的經穴—經渠穴即為肺經的本穴。由于土生金,土為金的媽媽,肺經的俞穴屬性為土,故肺經的俞穴—太淵穴為肺經的母穴。金能生水,水是金的兒子,肺經的合穴—尺澤穴屬性為水,故尺澤穴為肺經的子穴。看到這,各位看官應該能分辨出十二經絡中各五腧穴的屬性及每條經絡的本穴、母穴和子穴了。 ?圖2 五行生克圖 ?圖3 五腧穴 4、五腧穴的治療法則 1) 病在臟取井穴:井穴的位置:手指和腳趾末梢。病在臟取井,病比較深,要取井穴。如‘井主心下滿’、心臟的劇痛都可在井穴下針。下針要用一寸針,扎時比較疼,這也提示我們井穴較淺,作為不會扎針中醫的‘業外’人士,完全可以用按摩的方式取代。 2) 病變于色取榮穴:正常人青色為肝,紅色為心,脾主黃色,肺是白色,腎是黑色。如果有顏色的病出現了,要選榮穴。 3) 病在時間者取俞穴:凡是按時間來發病的,取俞穴。如病人每天早上3-5點就起了,則要取肺經的俞穴。另外按時間發病的也可取榮穴。 4) 病變于音者取經穴:因為生病而出現聲音變化的,取經穴。 5) 病起于飲食取合穴:正常人應每餐七八分飽,以達到訓練胃氣的目的。飲食不節、暴飲暴食的或脹滿的,取合穴。 6) 五臟不平衡時用原穴:五臟不安時用原穴。 5、五腧穴與季節的關系: 井穴主冬天,臟主冬,冬天刺井穴。 俞穴主夏天,聲音主長夏,夏天取俞穴。 味主秋,味道的問題找合穴,故秋天取合穴。 這里介紹一個概念:長夏。 長夏是指相鄰季節轉換時的那一個月之和,包括春夏相接時的一個月(春季的最后兩周加夏季的最初兩周)、夏秋相接時的一個月,秋冬交接時的一個月,冬春交接時的一個月,這四個月統稱為長夏。 6、陰陽: 春夏養陽,秋冬主陰。有形的皮膚、血管、肌肉屬陰,無形的如力量等屬陽。秋冬主收斂。智者隨節氣走,春夏多運動,秋冬少運動,飲食節制,房事節制。若逆節氣而行,則易生病。 |
|
來自: AB向往神鷹 > 《25.中醫(針灸拔罐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