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經常崴腳嗎......” 小王一年前下樓梯時,不小心踩空把腳給崴了。起來后發現自己還能走,覺得肯定沒大問題?;丶覠岱?、按摩后,腫痛沒緩解反而加重了。趕緊到醫院拍片子,結果沒有發現骨折,于是就去上班了。經過兩三個月,關節逐漸消腫,也不疼了,但是問題出現了:現在的他踝關節經常疼,一走不平的路就愛崴腳,也不敢做劇烈運動了。 您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問題出在哪里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踝關節的構造, 看看崴腳的一瞬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我們的踝關節是由這幾塊骨頭和連接它們的韌帶、肌肉共同構成的。由于骨頭很結實,大多數的踝關節扭傷不會造成骨折,但是往往會造成韌帶的斷裂。 而韌帶是一種軟組織,它的表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因此,韌帶斷裂的同時,血管也會破裂出血,所以,崴腳以后踝關節會有腫脹和疼痛。而血管遇熱就會擴張,所以在急性期熱敷會增加出血和關節腫脹。 踝關節周圍有很多的韌帶和肌肉,崴腳只會損傷一部分韌帶,所以輕度的扭傷以后還可以走路,但是過多的活動讓撕裂的韌帶不能對合在一起,從而錯過了韌帶自我修復的最佳時機。韌帶沒有完全愈合,關節就變得松弛了,所以就會經常崴腳。 現在,大家都知道小王錯在哪里了吧。 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 既然熱敷會增加出血,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冰敷。冰敷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出血,從而減輕關節的腫脹。 大家經常購買的是上圖中右側的這種冰袋,但是,對于關節而言,我們更推薦在家自制冰袋。把冰塊和水按照1:1的比例放進塑料袋,在關節上鋪一塊毛巾,再把冰袋放上去,這樣,冰袋可以充分的和關節周圍接觸,消腫的效果更好。 這里再給大家介紹一個 減少出血的小竅門。 大家首先找到外踝突起的部位,向下1公分向前1公分。根據經驗,大多數的踝關節韌帶損傷和血管破裂發生在這個部位。如果崴腳后馬上按壓這個點,持續15-20分鐘,可以明顯地減少出血和后期踝關節的腫脹。 之后,我們需要盡量把患肢抬高,這可以更好地促進血液的回流,減輕關節的腫脹和疼痛。另外,我們還需要用夾板或者支具將踝關節固定3-4周,這樣,撕裂的韌帶就能長在一起,很好的修復了。 為了便于記憶,我給大家編了一個順口溜: “崴了腳,怎么辦; 冰敷再把痛點按; 腿抬高,少走路; 妥善固定少遺憾”。 來源 | 北醫三院疾病預防控制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