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東北邊境游:黑龍江、吉林篇《三江口

     李平東方明珠 2018-01-31



    第二天行程(8月9日):同江市--撫遠縣(佳木斯市)(全天行駛約180公里),上午游覽:街津口村、街津山;下午游覽:西山、南山公園--住宿:撫遠縣城--長江路《鑫海快捷賓館》標準間70元。

    8月9日,早6點從同江市出發,前往中國東方第一縣--撫遠縣,途徑赫哲族的故鄉--街津口村,同江到街津口45公里,走同街公路,大約50分鐘,7點鐘到達街津口,村里民族特色濃郁,家家戶戶的房上都涂有和“魚”有關的彩繪,可見魚類和他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以魚為食,以魚為衣,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中,唯一以捕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赫哲人過去穿魚皮衣,有犬陪伴,所以被稱為“魚皮部”和“使犬部”,傳說他們就是魚的后代,因此魚神是他們信奉的神祇,---“魚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是赫哲人真實生活寫照,在生產生活中,赫哲人還創造出口耳相授的---英雄史詩“伊瑪堪”說唱藝術。赫哲族是我國六小民族(基諾族、珞巴族、門巴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獨龍族)之一。
       
    “津街口,津街山,峰環三面水一灣,應是地靈人杰處,不亞塞北小江南”,游到此地,不品嘗黑龍江里特產野生魚,可以說是白來一趟,我們也不能免俗,此季節,還不是大馬哈魚的捕撈季,只有燉一鍋嘎牙子過過嘴癮了,烤狗魚,鯽魚、鯉魚也是不錯的選擇,吃飽喝得,爬街津山消化一下,也是萬萬不可少的選項,我們這里游玩4個多小時(這里也就2小時可搞定,村子不大,就是感受民俗,主要景點是街津山,還有攻略里常說的赫哲族文化園,當地人說,都是人工痕跡過多,不如在村里轉轉,我們沒去)。
        中午11鐘繼續出發(從街津口村出來,不熟悉路況的人,要去撫遠縣,可能要從原路返回同江再去撫遠。切記,在街津口村出來,左轉進入縣道X109就可以了,右轉又回到同江了,縣道X109是一條橫穿,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公路和同江去撫遠縣的省道S313公路重合,穿街津山森林公園,就可以避免走回頭路),前往中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也是有中國東方第一縣之稱的---《撫遠縣》游覽。

    ==============================================================================================

    赫哲族:“赫哲”是“下游”或“東方”之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赫哲族的祖先,起源于東海女真赫哲部落,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主要分布在同江市、饒河縣、撫遠縣,少數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錦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區不同,稱呼各異,在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在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在勤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奧”。
      明朝時,赫哲族是女真的一個分支,清初時以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作為稱謂。新中國成立后,統一族名為赫哲,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赫哲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2010年全國統計,赫哲族為5354人,全國主要聚居地4處: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和八岔赫哲族鄉、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和佳木斯市敖其鎮敖其村。



    伊瑪堪說唱——赫哲族特有的一種口耳相授、世代傳承的古老民間口頭說唱藝術,就是赫哲族傳統漁獵文化的結晶,是族文化的標志和象征,---“敖其都拜丟依赫尼哪,古出庫里座耶赫尼哪,烏提克筆拉呢赫尼哪,木克筆拉赫尼哪……”(歌詞大意是:我家住在敖其,這里有美麗的家鄉,有山有水有河流…)。
    ---著名作家馮驥才曾贊美:赫哲族的《伊瑪堪》、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英雄史詩濃縮著一個民族的歷史精神與文化精華,是一個民族有聲有色的靈魂。”


    赫哲族獨特造衣方式---由于生活在江河一帶,有豐富的魚類資源。早年,赫哲族人捕漁回家,婦女會挑選出魚質較好的魚,揉制加工成魚皮魚線,并且用野花染成各種顏色,然后用精巧的雙手縫制成各種魚皮服飾,用剩余的魚骨作為扣,拾掇各種各樣的貝殼作為邊飾。用魚皮制作出來的服飾具有輕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濕、易染色的特性,特別是在冬季,不硬化、不透水,是赫哲人漁獵生活的好助手。


    赫哲族知名人士:
    1、韓庚(歌手、演員),2、烏·白辛【戲劇家、文學家,創作了話劇《黃繼光》,歌劇《焦裕祿》和電影劇本《冰山上的來客》】,3、【吳連貴、尤樹林、葛德勝、尤金貴、吳進才5位伊瑪堪大師】,4、吳進才【伊瑪堪大師,他說唱的伊瑪堪《安徒莫日根》,曾獲全國民間文學獎】,5、葛德勝(父親)(伊瑪堪大師)、葛玉霞(女兒)(赫哲族唯一的女薩滿),6、吳連貴(父親)(伊瑪堪大師)、吳明新(兒子)、吳寶臣(侄兒)(國家級伊瑪堪說唱藝術傳承人),7、尤翠玉(母親)、尤文鳳(女兒)、尤美忠(外甥女)(魚皮服飾傳承人),8、尤永貴(赫哲族民俗、水彩畫家),9、孫有才、孫玉林(魚骨畫和魚皮畫傳承人)10、孫茂密(魚皮畫大師)。。。。。。

    ==============================================================================================

    進入街津口赫哲族村前的牌坊,我們姐四個合影留念。



    第一站:街津口赫哲族村

    街津口赫哲族鄉:位于黑龍江中游南岸的街津山腳下,東、北、南為群山環抱,中為盆地,西臨蓮花河口,山林資源和魚類資源豐富。距同江市區45公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39公里,是全國人口最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集地。



    “街津口”來歷:因其地處街津山及蓮花河與黑龍江入口處而得名,傳說在很早以前,江邊住一位叫街津口的老人,一年夏天,黑龍將所有的魚關押起來,不讓漁民捕撈,老人手持魚叉和黑龍搏斗,扎斷了龍尾,黑龍求饒,放回了魚群,從此。老人總是守在江邊,天長日久,變成了石頭,后人將江邊老人站過的山叫老頭山,又叫街津口山。老人住過的地方,叫街津口。美麗的傳說,寄托了赫哲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街津口是赫哲族集居地,總面積160平方公里,其中村寨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村寨布局基本為正方形,建筑多為漢族式瓦房,現在為了體現民族特色,家家房上涂有的彩繪。


    赫哲族素以三江為家,漁獵為主,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民間文學為依瑪坎、說胡力;民歌有嫁闊令、赫尼娜;樂器有口弦琴、單面手鼓;有各種民間舞蹈。民族體育項目主要有,插草球、騎馬等。民族喜食品種有,殺生魚、燒塔拉哈、炒魚毛(魚松)。
      民間喜慶大會“烏日貢”。手工藝品,有魚骨制品、木刻、樺樹皮縫制品等。村里有民族博物館,收藏赫哲族歷代出土文物、手工制品和生產工具等。




    街津口是個開放的旅游漁村。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魚,家家戶戶的住房東側,都有一個魚樓子,稱“塌古通”,里面拉的是魚坯子,腌的是魚籽、魚塊,還有一缸缸的魚毛(用鍋炒干的魚制食品),屋前房后的木板圍墻上,掛滿了一塊塊閃光的絞絲網,赫哲人過去穿的是魚皮,吃的是魚肉,住的是魚皮圍的撮羅(窩棚),直到現在人們仍舊愛吃“生魚”,并用它來招待客人。


    赫哲族嬰兒剛出生,家里人用鮮美的魚籽和殺生魚招待鄉親,報告家庭繁衍興旺的喜訊。孩子剛五六歲就開始學叉魚、釣魚。到了十幾歲就跟父輩下江捕魚了。姑娘出嫁。挑女婿的條件也離不開魚。非得是捕魚能手、削烤魚桿的不可。姑娘到婆家,坐的是魚船彩車,穿的是魚皮衣褲。親人去世,親友們帶著魚和酒吊唁,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讓勤勞了一生的打魚人死后也有魚、酒陪伴,這是對九泉之下的人最好的告慰。





    赫哲族的魚皮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赫哲族的衣服,多用胖頭魚、鱘魚、大馬哈魚等魚皮制成。不僅衣飾原料用魚皮,赫哲人縫衣服的線也用魚皮作成。他們鞣制魚皮的技術高超,把胖頭魚的鱗刮掉,涂上具有油性的狗魚肝以保持柔軟濕潤,然后疊好壓平,再用刀切成細絲,用縫衣線就制成了。
      適合做不同衣物的材料:胖頭魚、狗魚、搗子魚的皮,是做魚皮線和褲子的材料;大馬哈魚、細鱗、哲羅、鯉魚等可做手套;槐頭魚皮較大,適合做套褲、口袋、綁腿及鞋幫等。除鰉魚皮制品結實耐用、能防浸水膨脹腐爛、適合夏天穿著外,其他魚皮制品均為冬季不下水時穿用。



    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魚皮鏤刻和剪貼畫曾被稱為“無紙剪紙”,通過魚皮的粘貼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在用魚皮、獸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云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制品上雕刻各種連續紋樣、云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
      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瀾,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其風格古樸,粗獷,而且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美術材料不可取代的。












    每天都有同江市到街津口的班車。



    第二站:街津山

    到街津山,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從撫遠縣過來,從街津口村中公路穿行即到,二是從同江市過來,經村口的通江大橋,左轉沿江堤大壩直行就到山下,由于維修大壩,我們是從村中公路穿過,公路上,都是美女呦!看這造型,是在熱情的迎接我們的到來呢。


    江堤下面羊兒在悠閑地散步。


    街津山:屬完達山余脈;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約95平方公里。山體主要由花崗巖構成,海拔491米。植被為天然次生林,主要樹種有柞、楊、樺、椴等。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狍子、狼等。山勢險峻,林木茂密,風景秀麗。


    登山有3條途徑:一是開車繞到后山頂,在駐軍哨所門前停車,二是在山邊,沿江邊可走到望江亭下,釣魚臺。三是沿登山石階上山,石階都是用條石鋪就,兩邊有鐵索鏈接作為把手,山不高,半道有岔路通到望江亭,主路通到山頂駐軍哨所,哨所瞭望塔有士兵把守,不讓靠近。


    半山處有觀景臺,枯水季節的黑龍江,煙波浩渺,恬靜安詳,汛期的黑龍江就像脫韁的野馬,勢不可擋(2013年的大洪水,這一帶變成一片澤國)。




    遠處就是望江亭和釣魚臺,有鐵索橋相連接。


    山頂的邊防哨所,軍事禁區,我拍照時,瞭望塔上有士兵用望遠鏡看我,喊話不讓靠近。


    站在街津山頂的望江亭(望江亭來歷:據傳說,有個獵手去江北狩獵,一去不歸,妻子在此望江盼夫歸來),俯視黑龍江,浩浩東去的雄姿,又可看街津口村的全景。


    從望江亭下來,在山腳下沿江邊可以走到登山入口,如果漲水時,這里被淹沒,就無法通行了,只能原路返回登山口。


    晃晃悠悠的鐵索橋,站上面,向腳下觀看,有些膽戰心驚,舉目遠眺觀賞江中美景,已忘卻恐懼。




    望江亭下的國境碑,對面就是俄羅斯,這也是國家主權,尊嚴的象征。


    仰看鐵索橋


    姐仨在揮手致意,留下美好瞬間,獻給未來回憶。




    釣魚臺:位于蓮花河口,望江亭下,臺下水深流急,魚兒成群,釣魚者甚多。
    “釣魚臺”的傳說很多。其中一傳說是:街津山下住著哥倆,弟弟為了攢金為哥哥娶妻,帶病釣魚,不幸落水身亡,哥哥到江邊悼念第弟,眼淚落進江里,引來魚群在大石砬子下游來游去,此處成了釣魚勝地,從此,人們把這大石砬子取名為“釣魚臺”。


    斬妖石:位于釣魚臺旁。傳說中的英雄斬龍之石,至今劍痕累累。詩云:刀光劍影早逝,花紅草綠春滿園,珍惜今朝幸福日,不忘英雄美少年。




    望江亭下秀恩愛。


    秋風乍起之時,就是大馬哈魚咬訊時節,浩瀚無垠的黑龍江里聚集了洄游而歸的大馬哈魚,它們要在這里產卵生子,這也是它們出生的地方。每當此時,居住在岸邊的赫哲族人就會歡呼雀躍的喊:“達依馬哈”,意思是說,定時往來的魚兒到了。登船、劃槳、撒網……赫哲人熟練的捕魚,辛勤的汗水滴在船頭,收獲的喜悅遍布江上。


    現在由于人口增長,過度捕撈,大馬哈魚很少了,據說都跑俄羅斯界江那邊躲藏起來了。


    嘎牙子:是黑龍江出產的一種無鱗、食肉、野生魚類,主要靠捕食小魚小蝦生存,個頭較大的身長可達到二十多公分,體重半斤左右;小的只有十幾公分,二三兩重。嘎牙子魚身體呈黃色,上有黑色不規則斑紋。這種魚不僅出產在北方的諸多江河中,南方的各條河流中幾乎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在南方人們叫它“昂刺魚”。因為它的背部和前腹部長有三支粗硬帶齒的刺,因此又叫它三刺魚。


    從望江亭下來,沿江邊回到登山入口處,漁船剛剛打撈上來的,新鮮嘎牙子魚,10元一斤,買4斤,就地加工,嘗嘗鮮,嘎牙子好吃,魚刺很堅硬,但收拾起來費勁,加工費30元,加工費和魚錢相當。老太太很實在,秤高高的,還多給幾條呢。



    黑龍江水產“
    三花五羅”、“十八子”:
    三花五羅
    :三花:鰲花、鳊花、鮚花。五羅: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前兩羅是大型魚,后三羅是小型魚。
    十八子:島子、七里浮子、牛尾巴子、鯉拐子、草根棒子、鯽瓜子、鰱子、嘎牙子、鲇魚球子、狗魚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鱒子、青根棒子、黃姑子、紅眼瞪子、山鯉子、沙姑鱸子,還有白漂子、紫泥肚子、細鱗子、刁子等等,沒有進入“十八子”行列。



    在黑龍江,嘎牙子魚可是人人皆知的,作為黑龍江人,沒有吃過嘎牙子,會讓人笑掉大牙。嘎牙子好吃,做法只有一種最好--“醬燜”,其它任何做法,都會破壞魚的形狀,得到亂七八糟的結果。因為嘎牙子的肉質細嫩之極,即使醬燜,也得先將醬湯熬開,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魚放入,收湯以后,也得小心地將魚鏟出,否則,就成了一鍋魚醬了。


    哈哈,裝模作樣,旁邊才是真正的大廚。


    哈哈,真牛呀,大廚給打下手呢。


    香噴噴的醬燉嘎牙子,出鍋了。


    滿鍋飄香,看著就有食欲,哈喇子都流出來了,迫不及待的嘗了起來。


    飯還沒上來,就開造了。




    遠處就是通江橋,從同江過來的必經之路,位于街津口村北,站在橋頭,可觀日出日落,村頭綠樹環繞、清泉叮咚、鳥語聲脆,一派田園風光。


    街津山下,黑龍江里來來往往的拖輪船。


    街津山下邊防駐軍的營房。


    街津山腳下出售當地特產的商品一條街。



    現場烤制的野生魚




    看著就有食欲,直淌哈喇子。


    親自動手烤制


    已經吃飽了,經不住誘惑,又來一條烤狗魚,30元。


    哈哈,吃貨們等不及了,動手開撕。




    吃完烤魚,來塊西瓜解解渴。



    從街津口村出來,不熟悉路況的人,要去撫遠縣,可能要從原路返回同江再去撫遠。切記,在街津口村出來,左轉走縣道X109就可以了,右轉又回到同江了,縣道X109是一條橫穿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公路會和同江去撫遠縣的省道S313公路重合,穿街津山森林公園,就可以避免走回頭路(赫哲族文化園就在森林公園內,可順路游玩)。



    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街津口赫哲族鄉境內。屬完達山余脈低山區,有著良好的植被覆蓋,輪廓線條優美,有江水相伴,遠望秀麗多姿,黑龍江水年年月月沖涮沿岸的巖石,雕塑成眾多景觀資源,形成懸崖峭壁水深流急,形成的淺灘魚蝦游嬉。令人神往的名勝古跡和自然風光,有仙人洞、老人石、原始林、寒蔥溝、奇石坡、怪樹林等景點,實為游客必賞之處。


    森林公園范圍內主要有黑龍江、蓮花河、得日乞河、頭道河、二道河等,素有“三水繞街津”的美稱。森林公園內植被繁茂,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夏季陽光明媚,山青水綠,景雅境幽,氣候爽人,是療養避暑的佳境。冬季冰封雪罩,銀裝素裹,北國風光,得天獨厚,是溜冰賞雪的好地方。


    下一站,前往中國東方第一縣--《撫遠縣》。

      

                                                           2015年8月9日---- 東北邊境游;第2天撫遠縣。


    網絡資料-------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


    黑龍江----是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的亞洲大河之一,蒙語稱“哈拉穆河”,俄語稱“阿穆爾河”。黑龍江有南北兩源,南源為額爾古納河,由海拉爾河和克魯倫河匯流而成(海拉爾河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西麓,克魯倫河發源于蒙古肯特山脈東坡),北源為俄羅斯境內石勒喀河(上游稱鄂嫩河,發源于蒙古肯特山脈東側),南北兩源在黑龍江省漠河以西洛古河匯合后,稱黑龍江,沿途接納左岸的結雅河、布列亞河,阿姆貢河和右岸的呼瑪河、遜河、松花江、烏蘇里江等大小支流91條。在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注入鄂霍次克海峽。黑龍江結雅河口以上為上游。結雅河口至烏蘇里江匯合口為中游,烏蘇里江入口至鄂霍次克海峽入海口為下游。以額爾古納河為河源,全長4440公里,中俄界河長2854公里,流域面積184.3萬平方公里,中國境內流域面積89.1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兩岸植物覆蓋較好,河水含沙量少。由于兩岸黑色土壤中植物根莖等腐爛后形成的腐殖質溶解于江水中,使江水顯得黝黑的色澤,黑色的江水沿著彎曲的河床奔流,矯若游龍,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稱---“黑龍江”。
      黑龍江分成上、中、下游3段,上游始于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終于結雅河口(在西伯利亞城市海蘭泡),長約880公里,中游從結雅河延伸至哈巴羅夫斯克,長約960公里,從哈巴羅夫斯克至河口為下游,長約為960公里。
      黑龍江干流水量豐富,江寬水深,水流平穩,給航運帶來了有利條件,小汽船可直達漠河鎮,上源額爾古納河也可以通航木船。但是,由于封凍期長,一年內只有半年可以通航。河面封凍后冰層很厚,江面上可以行駛車輛和雪橇。因此,黑龍江就成為一條“水陸兩用”的運輸線了。
      黑龍江還是世界上漁業資源最豐富、魚的種類最多的河流之一。主要魚類有大馬哈魚(即鮭魚)、鰲花魚以及鱘、鰉、鯉、鯰等100多種。每逢夏秋之交,大馬哈魚群從海里沿江逆流而上,至黑龍江中游、烏蘇里江中游等地區排卵,這時就成為繁忙的捕魚汛期。


    松花江:黑龍江支流眾多,松花江是最大的支流 ,東北地區的大動脈,全長1927公里,流域面積約為54.5萬平方公里(均在中國境內),超過了珠江流域,占東北地區總面積的60%。松花江雖然是黑龍江的支流,然而在經濟意義上卻遠遠超過了黑龍江。
      松花江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于長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為源于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黑龍江省肇源縣匯合始稱松花江,折向東北流至同江市注入黑龍江。
      松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以及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松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大淡水魚場,魚類資源十分豐富,“三花五羅”、大白魚、鱖魚等名貴品種早就聞名于世,全流域魚類品種達77種,盛產鯉魚、草魚、鯰魚等,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另一大支流,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烏蘇里江全長880公里,流域面積近19萬平方公里,在黑龍江省境內6.15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中國一側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橫在其間,其東側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為撫遠水道。
      烏蘇里江有東西兩源,東源烏拉河發源于俄羅斯的錫霍特山之西側,烏拉河長398公里在俄羅斯境內。西源松阿察河發源于興凱湖。兩河匯合后,由南向北流經密山、虎林、饒河、撫遠等縣,至撫遠三角洲東北角,從右岸注入黑龍江。
      烏蘇里江的水產資源也非常可觀,經濟魚類林林總總,不勝枚舉,有八十多種。這里除有鯉、鯽、鰱、白魚、鱖魚外,主要特產有大馬哈魚,這種魚有四五斤重,是世界名貴魚類。還有鱘魚、鰉魚。這里的“三花五羅”也是名不虛傳。有“貢品”“錦鱗”“水生龍鳳”“夢幻中的祥瑞神魚”等尊稱雅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影|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 五月天婷婷激情无码专区|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合集|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高潮喷水|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国产欧美日韩A片免费软件 | 亚洲成人av在线系列|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亚洲蜜臀av乱码久久|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91|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人妻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韩国三级理论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精品| 久久大蕉香蕉免费|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观看软件| 国产午夜福利免费入口| 草草影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