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楷書 行書 草書
每日一題:“學(xué)院派書法” “學(xué)院派繪畫”由來已久。但是“學(xué)院派書法”并不存在。后者的這一提法最早由陳振濂提出,他寫過一本書,書中有許多東西是對的。但里面提出的用剪貼式的方法形成作品,是存在質(zhì)疑的。我們可以作為一種提法去了解它。用剪貼的方式將一個個字拼湊起來形成一幅作品,嚴(yán)格說來不能叫書法。 每日一字:氣(橫彎勾是主筆) 楷書要注意幾個等分,尤其是豎向的,里面“米”字的豎筆是與第一、二筆的連接處對齊的。古人寫轉(zhuǎn)折常用兩筆完成。如“九”字。元明清后漸成一筆。行書里面的“米”字寫成“未”字的樣子;草書將橫彎勾簡化成了一個橫勾,里面的“米”字寫成 “朱”字草寫的樣子,寫成“未”字也可以。另外,“氣”字不是一個簡化字,古已有之。
氣,雲(yún)氣也。象形。凡氣之屬皆從氣?!墩f文》
氣,像流動的雲(yún)氣。象形字。所有與氣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氣”作邊旁。
——《象形字典》
氣,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氣蒸騰上升的樣子?!皻狻笔菨h字部首之一。本義:云氣。——《漢典》
氣,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洞呵飩鳌吩唬骸褒R人來氣諸矦。” ——《說文》
氣,饋送客人的飼料和糧食。字形采用“米”作邊旁,“氣”聲旁。《春秋傳》上說:“齊國人來,將飼料與糧食饋送給諸候國的軍隊(duì)?!?——《象形字典》 甲骨文的氣字,為三條長短不一的橫線,表示云氣橫漂的意思;金文、小篆的氣字,橫線曲環(huán)縈繞,更像云氣飄流之狀。氣的本義指云氣,引申為泛指一切氣體,如空氣、人或其他動物呼吸出入之氣(氣息);同時,氣還用來指自然界冷熱陰晴等現(xiàn)象(氣候、氣象);此外,氣還是一個抽象概念,用來指人的精神狀態(tài)或作風(fēng)習(xí)氣(氣質(zhì)、氣度)等。 氣氛:指一定環(huán)境中給人某種強(qiáng)烈感覺的精神表現(xiàn)或景象。 氣勢:指人或事物表現(xiàn)出來的某種力量或形勢。 氣韻:指書畫、文章等的風(fēng)格和意境。 另: 【構(gòu)造】象形字。氣與云同源,甲骨文像云層形。因與數(shù)字“三”形近易混,金文與篆文稍加彎曲,以象云氣升騰流動之狀。隸變后楷書寫作氣。 【本義】《說文·氣部》:“氣,云氣也。象形?!北玖x為云氣。 【演變】氣,本義指①云氣:絕云~,負(fù)青天|天高~爽。引申泛指 ②氣體:御六~(陰陽風(fēng)雨晦明)之辯(同變)|毒~|煤~。又引申指
③天氣,節(jié)氣:~節(jié)易過,和澤難久|~象|~候。又引申指
④氣味:~若幽蘭|香~。又特指⑤氣息:屏~似不息者|揚(yáng)眉吐~|喘~。氣是構(gòu)成人的精神的基本因素,故又引申指⑥精神狀態(tài),氣概,氣質(zhì):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荊軻飲燕市,酒酣~益震|~壯山河|豪~|~魄|~度|勇~|朝~|志~。又進(jìn)而引申指⑦作風(fēng),習(xí)氣,情緒:太后盛~而揖之|洋~|書生~|嬌~|喜~|平心靜~。又引申指⑧發(fā)怒,使生氣:~壞了|真~人。進(jìn)而引申指⑨欺壓:受~。用作中醫(yī)名詞,指⑩身體的原動力或病象:元~大傷|~虛|痰~|濕~。氣,后來作了偏旁,“云氣”之義便借用“氣”來表示?!墩f文·米部》:“氣,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氣”的本義是饋送人的糧草,讀xì?!皻狻北唤栌脕肀硎尽霸茪狻币院螅梆佀腿说募Z草”之義便又另加義符“食”寫作“餼”來表示,并由“饋送”義,引申為給予,又引申為乞求。為分化字義,“給予、乞求”這兩個意思便用“氣”來表示,為避免與云氣相混,后來省去一筆,寫作“乞”。如今規(guī)范化,“云氣”仍用“氣”來表示,“乞求”義用“乞”來表示,“餼”則簡化為“餼”,“氣”就廢棄不用了。 ○餼,讀xì,本義指①送人食物或飼料:齊人來~諸侯|是歲晉又饑,秦伯又~之粟。用作名詞,也指②糧食或飼料:廩人獻(xiàn)~|馬~不過稂莠。又引申指③送人的活牲口:介皆有~|~牽。 【組字】氣(乞),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是《說文》部首?,F(xiàn)今仍設(shè)氣部。凡從氣取義的字皆與云氣之義有關(guān)。 以氣作義符的字有:氕、氘、氚、氙、氛、氟、氫、氤、氳、氧、氦、氮、氯。 以氣作聲兼義符的字有:汽、餼、愾。 資料主要來源: ①謝光輝主編《漢語字源字典(圖解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華夏出版社,2003年)
氣,象形,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象流動的氣體之形,本義讀qì,云氣。氣,形聲,從米,氣聲,本義讀xì,把糧食贈送給別人;又讀qì,假借為云氣,由此引申為呼吸的氣息、陰晴冷暖等自然現(xiàn)象、氣味、氣概、作風(fēng)、表露在外的某種情緒、發(fā)怒、某種病象等。南北朝時期俗字、《手頭字》、《簡體字表》、《簡化字表》把“氣”簡作“氣”,采用本字。 【辨析】①“氣”與“氣”不是等義簡繁字。②以“氣”作音符構(gòu)成的形聲字一般韻母為ì,但聲母不同。qì:汽∣xì:餼。③“氣(氣)”可作類推簡化偏旁使用,如:愾(愾)、餼(餼)。④氣/汽 這兩個字意思相近,由于書寫習(xí)慣和詞義的細(xì)微差異,分別構(gòu)成不同的詞:“氣”構(gòu)成“空氣、氧氣、沼氣、水蒸氣、氣錘(指利用壓縮空氣產(chǎn)生動力的鍛錘)、蒸氣(指某些液體沸騰或固體升華而變成的氣體)”等;“汽”構(gòu)成“汽笛、汽車、汽錘(指利用水蒸氣產(chǎn)生動力的鍛錘)、蒸汽(指水蒸氣)”等。 資料主要來源: ①魏勵《常用漢字源流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蒸氣”與“蒸汽”的不同】 “蒸氣”指液體或某些固體因蒸發(fā)或升華而形成的各種氣體。例如: 1、壺里的水開了,壺嘴冒出的蒸氣直往上沖。 2、汞是銀白色的液體,汞的蒸氣對人體有害。 3、碘是一種紫黑色的結(jié)晶,容易升華成紫色蒸氣。 4、苯是無色液體,有特殊氣味,苯的蒸氣有毒。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蒸氣”可以用來指各種蒸氣,例如水蒸氣、汞蒸氣、碘蒸氣、苯蒸氣等。 “蒸汽”一詞則只用來指水蒸氣。例如: 5、我們這里過去曾采用蒸汽供暖,現(xiàn)在都采用水暖了。 6、饅頭蒸好了,籠屜里冒出一片蒸汽。 應(yīng)當(dāng)注意,“水蒸氣”一詞中的“氣”不要寫成“汽”。因?yàn)槠渲械摹八币呀?jīng)表示了“類別”,即已經(jīng)指明是由水生成的“蒸氣”,因此“水”的后面不再寫“蒸汽”。 另外,“蒸汽機(jī)”是利用蒸汽在汽缸內(nèi)膨脹,推動活塞運(yùn)動而產(chǎn)生動力的一種發(fā)動機(jī),使用的是水蒸氣,“蒸汽機(jī)”中的“汽”不宜寫成“氣”。 “蒸汽錘”指靠水蒸氣產(chǎn)生動力的機(jī)器錘。“蒸汽錘”也簡稱為“汽錘”?!捌N”跟“氣錘”不同,“氣錘”也叫“空氣錘”,指利用壓縮空氣產(chǎn)生動力的機(jī)器錘。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12-24 )
這是“朔氣傳金柝(tuò拓)”的“氣”字,是個象形字。你看甲骨文①的三條線就像空中浮游的云氣。金文②與小篆③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的形體,仍有云氣之形象??墒堑搅丝瑫芊炊兊脧?fù)雜了,“氣”的下部又增加了個“米”字,變成了外聲(氣)內(nèi)形(米)的形聲字,表示饋贈之義,比如《左傳》:“齊人來氣諸侯。”也就是說:齊人以物來饋贈諸侯。又因饋贈的東西與食物有關(guān),所以后來當(dāng)“饋贈”講的“氣”則又加了“食”字旁,成為左形(食)右聲(氣)的新形聲字“餼”了。而“氣”字當(dāng)“天氣”“氣味”中的“氣”用,同時停止使用“氣”字。直到實(shí)行簡化字的時候,有的借古體為簡化字,又將“氣”字廢除,寫成“氣”⑤了。 “氣”字的本義即“云氣”,比如《列子·天瑞》:“云霧也,風(fēng)雨也此積氣之成乎天者也?!币簿褪钦f:云霧和風(fēng)雨等,都是積云氣而成的自然現(xiàn)象。由“云氣”又可引申為“天氣”和“氣候”之義。至于《荀子·修身》中“治氣養(yǎng)生”里的“氣”字則與“天氣”等毫無關(guān)系,那是在醫(yī)學(xué)上指人的“元?dú)狻?,是一種無形的“氣”。
“氣氛”一詞,古今都用。在今天來說,“氣氛”是指洋溢于某個特定環(huán)境中的情調(diào)和氣息,比如:“這次會談是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jìn)行的?!笨墒恰暗庆`臺以望氣氛”(《說苑·辨物》)中的“氣氛”,是指云氣,意思是登靈臺而望云氣。
——(左民安《細(xì)說漢字》)
【033-氣-“學(xué)院派書法”并不存在】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6/09/00132651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