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貼療法屬于藥物外治方法中的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將藥物通過加工后制成膏藥及軟膏,外貼于頸椎及相關穴位上,發揮治療作用,具有簡、便、驗的特點,很受頸椎病患者歡迎。不論外貼硬膏劑或軟膏,均具有活血、消腫、消炎、止痛、舒筋、通絡、溫經、散寒、祛風、除濕作用。近代研究表明,頸椎病外貼療法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從而改善頸部組織的營養而達到消炎退腫的功效;膏藥及軟膏敷貼于頸椎處,可使局部產生較高的藥物濃度,不僅可作用于頸部組織,還可通過局部血管及淋巴管進入體循環而產生全身性的藥理作用;頸椎及其軟組織損傷后通過膏藥或軟膏的貼敷,可減輕損傷局部的炎癥性反應,促使上皮細胞的生長和組織修復。 (1) 活血止痛膏 【藥物組成】干姜、生川烏、獨活、甘松、樟腦、丁香油等。 【功效】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主治】風寒濕型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烘熱軟化后貼于患處,每貼2~3天。 (2) 東方活血膏 【藥物組成】生川烏、生草烏、紅花、乳香、沒藥、羌活、獨活、當歸、木鱉子、天麻、雄黃、全蝎。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主治】風寒濕痹所致的肩臂腰腿疼痛、肢體麻木。 【用法用量】用少許白酒或乙醇搓擦患處至局部有微熱感,將膏藥加溫軟化后貼于患頸,每貼7天。 (3) 鎮江膏藥 【藥物組成】冰片、土鱉蟲、肉桂、薄荷腦、烏梢蛇、生川烏、蜈蚣、羌活、天南星、獨活、紅花等。 【功效】祛風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頸椎病、肩周炎、跌打損傷、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烘熱軟化后貼于患頸。 (1) 傷濕祛痛膏 【藥物組成】川烏、草烏、干姜、麻黃、白芷、蒼術、山楂、當歸、茴香、薄荷腦、冰片、樟腦、冬青油。 【功效】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型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關節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視患病部位大小,選用一張或數張,貼于患頸。 (2) 祛風活絡膏 【藥物組成】生川烏、生草烏、干姜、川芎等。 【功效】祛風除濕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貼患頸。 (3) 筋骨寧膏 【藥物組成】骨碎補、生天南星、續斷、紅花、土鱉蟲、桃仁、乳香、沒藥、當歸、蒲公英、羌活、透骨草、五加皮、樟腦、冰片、桉葉油等。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頸椎病、肩周炎、跌打損傷、風濕痹痛、閃腰岔氣。 【用法用量】視病處大小,貼于患處。 好 · 書 · 推 · 薦 頸椎病家庭防治法本書從認識頸椎病開始,詳細介紹了頸椎病的相關基礎知識,以及頸椎病的藥物療法,飲食療法,運動療法,中醫外治療法,頸椎病的常見防治措施,頸椎病的預防與生活調養等內容。本書實用性強,適合頸椎病病患者及家屬閱讀,也可供醫護人員參考使用。 掃描二維碼免費試讀電子書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