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靈子 (有引用本文者,請注明轉載于玄機網www.否則視為盜版侵權,我們必將訴諸于法律,現在畢竟不是能隨意盜用復制別人的成果而作為己有的混亂時代了,你懂的.........) 重慶永川茶山竹海寶吉寺衛星龍脈圖1 茶山竹海龍泉佛國寶吉寺 永川,因為境內3條河流形如篆文的“永”字,加上橫亙永川全境的箕山山脈、云霧山山脈、黃瓜山山脈、巴岳山山脈、陰山山脈,這5座山脈分布呈“川”字形而得名。海拔高度在400-1200米之間,山上四季云霧繚繞,氣候溫潤潮,雨量充沛。 重慶永川茶山竹海寶吉寺衛星龍脈圖2 重慶永川茶山竹海寶吉寺衛星龍脈圖3 永川境內的五大山脈分布為:東面有云霧山、西面有英山、西北為巴岳山、中南有黃瓜山、中部為箕山。
寶吉寺玄武峰 箕山因位居東西南北四山之中,其山巍峨、其勢奔涌、其形似龍、其狀如飛、其景如畫而聞名于世;箕山又因諸山環繞拱衛、遙相呼應,使其雄居之勢益發彰顯,是為五大山岳之首。寶吉寺就選址在箕山之中。 寶吉寺主峰
從山形來看,箕山前山低、中后山高、山尾低,逶迤起伏,形如騰飛的巨龍。據說,建興三年,諸葛亮“臨江洲察民情、訪村野,途經益州東南幽谷”,見其“青山綿延,恍若仙境,忽憶許由、巢父之隱”,并認定“此乃天賜修身之地矣。謂其蜀道箕山,似有效由之意……” “箕”為二十八宿之一,三國時期為“蜀漢巨觀”,“蜀漢飛龍”,乃相士所稱風水寶地,諸葛公賜名之箕山與許由所隱之箕山同名,故稱“蜀漢箕山”;諸葛公途經之“益州(四川)東南谷”疑為今日重慶永川之箕山。 青龍方 白虎方 朱雀方 太祖山脈自昆侖: 永川寶吉寺龍脈起自昆侖山東側的岷山山脈,其雪寶頂山海拔5588米處,主干龍由西往東經松潘、劍門關至四川廣元、岷山后經棋盤山起大巴山脈,再經達縣的崖門由東北往西南穿行后又重起華鎣山脈,在寶頂海拔1703米處再分枝劈脈發出五支,如觀音五指,呈垂揚枝手印形狀。中間的分出的一脈為中梁山,由東北往西南走勢,全長約120余公里。 寶吉寺尋龍選址1 中梁山脈分三支: 中梁山脈又分出三脈:第一支脈為縉云山脈,全長約98公里。 第二支脈為云霧山脈,全長約116公里。自合川的文昌、經保合、金屏山、鹽井、八塘、西泉、燃燈寺、會興、高洞、二郎尖、碑槽、男石筍至江津的茨壩,龍脈始盡。
寶吉寺尋龍選址2 第三支脈為銅梁縣境內的巴岳山,自交通、巴岳,經玉峽、保安、插旗、協和、玉龍、雙橋至太平而脈盡,全長約50公里。
寶吉寺尋龍選址3 在中梁山發出的第二支脈燃燈寺海拔885米處的右邊另生一脈為箕山,自譚洪、長五、經山泉、萬象高坡至永川市的萱花,全長約22公里。在萱花又左右各發一支;左邊一支名西山,自永川市的雙石鎮、經金銀坳、會龍橋、新店、龍井口、云古、天山全長約22公里后再穿田度水,藕斷絲連發至榮昌縣的石榴、大石堡后又再起古佛山至四川瀘州市的牛灘鎮,全長約33公里。
寶吉寺尋龍選址4 右邊一支名為黃瓜山,從大佛寺自永川市的回龍、石箭,經虎石壩、黃文、茯苓至寒坡后龍脈始盡,全長約26公里。
寶吉寺尋龍選址5
寶吉寺尋龍選址城門方 風水格局: 根據箕山獨特的山勢所形成奇特的風水,山形如佛盤膝正座,兩旁左青龍、右白虎兩峰守衛兩旁,它的體勢是由淺墟逐漸過渡為高嶺,結合貫穿始終的廟宇布局構造,體現了佛家自然的思想,形成山水與建筑之間的共融和諧,屬于天然的風水格局。 寶吉寺羅盤風水坐標圖 寶吉寺沙盤規劃1 中國傳統住居文化強調天、地、人的和諧。堪輿理論正好體現了這種人文心理。堪為天道,輿為地道,在古人看來,住居地風水好壞影響著居民的命運。堪輿觀念在民間雖然影響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風水景觀并不多見,寶吉寺卻是難得的一例。“依山面水,附臨平原,左右護山環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是中國人思想里最理想的居住模式。 寶吉寺沙盤規劃2 箕山以巍峨奔涌之氣勢、其形似龍、其狀如飛、其景如畫。和諸山環繞拱衛、遙相呼應,是山川形勢的依靠。一路逶迤,連綿不絕的茶山竹海依傍于主山。 寶吉寺沙盤規劃3 寶吉寺沙盤規劃4 寶吉寺沙盤規劃5 寶吉寺被左右群山環抱,左有峰,右有峰,二峰左右展開,形成“護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幾”而被稱為“案山”。案山前的遠山重重疊疊,好似遠來朝圣,被稱為“朝山”,是寶吉寺的案山。在前面朱雀方五六里之外的山下,有兩坐水庫,形成彎環抱穴之勢。按風水學的原則,以得水為上,藏風次之,一言道破水在風水中的重要性。 寶吉寺沙盤規劃6 寶吉寺沙盤規劃7 在選址的寶吉寺主峰左則,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將其與規劃的觀音圣水瓶中流出之水在放生蓮花池(案山)前交匯,形成三面環水、兩溪合流,正應著堪輿學上“山環水抱,沖陰和陽”的大吉意象。 從總體格局上看,寶吉寺負陰抱陽,玉帶纏繞。作為基址的祖山,座鎮西北,處純陽之乾方,來龍直承昆侖仙脈。其山勢面朝東南,面朝生旺之巽方。左有低嶺崗阜的“青龍”,綿長蜿蜒;右側“白虎”靜臥,環抱圍護;前有河流水庫合抱,婉轉含情經過;基址恰處于山水環抱的中央,勢似佛祖參禪。左右雙澗相擁,恰似雙龍合抱,蜿蜒曲逝,似玊帶之飄逸,如金錦之華麗。東南山鎖屏翠,叢嶺疊嶂,地戶隱閉,是一種理想的背山面水,左右圍護的格局。峰有龜峰、劍峰、琴峰,所謂“三星映月”,這樣的格局,人神交運,是典型的仙佛格局。人們在這里燒香參佛休閑,弘揚佛法,實為凈化心靈的圣地。 寶吉寺沙盤規劃8 從寶吉寺的山頂下望,周圍的群山朝向出奇的一致,形成了“萬真朝圣”之象。寶吉寺圣地佛國,必將教化民風,保一方平安。 內部的構造上,將寶吉寺視為人,在山門內將佛教的蓮花、放生池、觀音、圣水瓶、琉璃塔、居士林巧妙的布置在各自的部位上,形成古今中外沒有的奇特建筑群和茶山竹海景觀。明堂的功用是藏風聚氣,迎祥納福,寶吉寺的外明堂寬闊明朗,正符合了外明堂宜寬不宜窄的風水原則;換而言之,寶吉寺的合理布局,很好的運用了“內乘龍氣,外接堂氣”的風水原理,起到了樞紐的作用。除此之外,蜿蜒起伏的山巒,曲曲柔媚的水流,蔥郁旺盛的茶山竹海,錯落有序的建筑共同編織了一個風景如畫、充滿生氣和仙氣的人間仙境。 開山破土奠基業,天撒甘露沐祥瑞 舉行開山儀式1 舉行開山儀式2 舉行開山儀式3 舉行開山儀式4 舉行開山儀式5 舉行開山儀式6 舉行開山儀式7 舉行開山儀式8 2011-8-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