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是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前5年開始進入東印度群島的,一直到到英國東印度公司起航出發的那一年,荷蘭人就在短短的時間里獲得了相當于230噸黃金的巨額利潤。加上剛從西班牙統治解放出來的勃勃生機,荷蘭人終于決定大力開展對東方的貿易。在1602年荷蘭人決定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與葡萄牙人在東印度群島展開角逐。
作為事實上的戰爭機器與掠奪工具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無疑是當時世界上同類組織中最有競爭力的那個。荷蘭人從奪取馬古魯群島開始,一步步滲透并最終擠占葡萄人對香料群島的控制。而對于后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同樣采取的亦步亦趨的做法,荷蘭人對這個昔日盟友的態度顯然既不友好也不寬容。
1617年,英國人盡管只選擇了不產香料但卻盛產水稻的望加錫(Macassar)作為第一塊進入香料群島的踏板。不過這樣的試探,卻成為了英、荷沖突的導火索。荷蘭人用英國人慣用的問候方式對英國人的試探做出了回答:在1619年荷蘭人在東印度群島第一次對英國的軍事行動中就截獲了4條英國船舶,不僅如此荷蘭人還直接迫使船上的英國人服苦役。盡管,英國人始終沒有放棄過報復只是此時英國的國力還遠沒有日后那樣如日中天他面對的對手也不是刻板與保守的西班牙人,在不到半年后英國人被迫屈辱的接受了荷蘭人強加于自己身上的不平等條約。在條約中,英國人只能在荷蘭人指定的港口、指定的時間收購指定數量限制的香料,并承擔該港口一半的衛戍費用。
很顯然,這樣的條約在充滿野心的英國人面前是無法讓他們感受到什么成就的。對于自己前盟友的充分理解,荷蘭人終于在1623年公開以意圖謀殺荷蘭官員并試圖奪取港口的罪名逮捕了在安汶(Amboina)島上的東印度公司職員。(他們中10個為英國人,9個為日本人還有一個為葡萄牙人)這些人在遭受嚴刑審訊后被直接判處死刑,這個事情宣告了荷蘭和英國同盟關系破裂的開始。消息在一年多后才傳到英國,東印度公司股票價格大跌。
對此,英國朝野盡管出現了極大的不滿情緒并且東印度公司中那些控制英國巨大財富的顯貴們都強烈呼吁英國政府追究荷蘭人的責任并得到相應的賠償。但是,在那個年代,荷蘭不但控制了占當時歐洲船舶總噸位3/4的商船隊。與此同時當時的荷蘭海軍還掌握著一支相當于當時英國和法國海軍總和一倍數量的善戰海軍,更何況當時荷蘭還購買了英國和法國政府絕大多數的戰爭公債。更出于英國自身在政治與軍事上對西班牙戰爭目的的考慮以及那已經若隱若現的英國王室和英國國會之間的恩怨糾纏,英國人的理智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董事會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除了保留在爪哇島的萬隆保留一個象征性的據點外,英國東印度公司從此永久性退出在東印度群島的所有地區退而求其次開始了對印度的重點經營。
不過,在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遇到的歷史上最大挑戰很快就要來臨了,這個挑戰者不是別國正是不久后英國的夙敵,永遠的霸權挑戰者: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