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繼柏,國家級名中醫,醫療威望享譽海內外,經常被各大媒體報道。 熊繼柏13歲當學徒,16歲當醫生,21歲時逢乙腦流行,病死者無數,他用溫病理論指導診治,讓患者起死回生,隨后醫名大振。 (熊繼柏在湖南衛視《天天向上》談中醫) 2017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熊繼柏 “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待遇。 很多人認為,熊繼柏醫術如此高明,學醫時肯定讀了很多書,而他自己卻說:“給大家交個底,其實我并沒有讀很多書,只是我讀得比較熟,讀得比較細。” 不用讀很多書醫術卻能很高明,這不就是小編一直追求的嗎?于是小編四處打聽查詢,國醫熊繼柏學醫時,到底讀了哪些書? 皇天不負有心人,小編終于找到了!整理到這里跟大家分享,還可掃碼免費收聽,每本書對應的音頻噢 第一本書:《藥性賦》
熊繼柏當學徒時讀的第一本書叫做《藥性賦》,這本書將中藥按藥性分為寒、熱、溫、平四類,熊老只用了四個早上就把它背完了,一個早上背一個藥性。
第二本書:《藥性歌括四百味》
背完了《藥性賦》接著就是《藥性歌括四百味》。 《藥性歌括四百味》是學習中藥的一本啟蒙讀物,比較容易背誦記憶。
第三本書:《醫學三字經》
熊老讀的第三本書叫做《醫學三字經》,那時,師傅并沒有給他解讀清楚,但是他也全背,而且一直記到現在。據說現在如果誰要他默寫,他也可以一個晚上寫出來,而且絕對沒有錯。
第四本書是《脈訣》、第五本書是《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這兩本書講的都是診斷學。 之后就是方劑學,熊老背了《湯頭歌訣》和《時方歌括》,這兩本書的方劑歌到現在他還能全背。
讀完方劑后開始讀內科學的書。內科學重點讀的是《傷寒論》,按熊老的說法,《傷寒論》對當時的他來說是一本“搞不懂的書”,但即使這樣,他還是把它背下來了。 最后一本書:《金匱要略》 《傷寒論》讀完了,接著就是《金匱要略》,同樣是要求背,熊老用了半年時間把它背了下來。 讀完《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趕上1958年“大躍進”,熊老就當醫生去了,開始了他的行醫傳奇。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熊老當學徒時讀的中醫書。不難看出,熊老讀的都是經典,都是古人長期實踐經驗的結晶!
很多朋友要問了,在哪里可以學習這些經典呢?給大家推薦一個App——紅棗FM,以上著作的音頻都有,而且全部免費收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