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日本看看,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日本既是一個具有侵略擴張野心,又是一個經濟發達、文明程度很高的國家。 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在大多數人中國人的眼中是既熟悉又陌生,尤其是對于這些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更多時候對日本的印象是停留在影視劇以及曾經的歷史教課書里面的。真正的日本是怎樣的?一個二戰曾經戰敗的國家今天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只有你真正看到感受到,你才能體會得深刻些。 雖然這趟去日本旅程時間不長,基本是走馬觀花,但所看到的一切還是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比如就看日本人的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元素,吃、穿、住、用、行等等,這些元素里在日本都可以用精致來形容。在遍布日本的便利店里,每一樣與生活有關的東西你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品質,甚至可以用工匠精神來形容;正是因為這樣,一撥撥的中國人會頻頻地出現在日本的商店里,將日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一件又一件地搬回國內;這種口碑的傳承是中國的企業目前很難做到的,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商品能有這樣的口碑,中國一定是真正崛起了。在日本,你很難碰到假貨;誠信守規是天大的準則,哪怕賣一盒煙也會看你的年齡,否則會被視為違法。 再比如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日本的古代歷史文化受中國影響很大,中日兩國在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建筑形式等方面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日本的歷史雖然沒有中國那么悠久,古代文化也沒有中國那么輝煌,但日本對于歷史文化的保護,在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看看日本的京都現狀,保護得如此之好,中國人只能汗顏。 日本人非常注重環保,講究整潔干凈;他們遵守良好的公共秩序、崇尚禮義,見面總是互相問候,鞠躬告別;還有他們非常重視下一代教育,秉承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從學校到家長全都不嬌慣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磨練。日本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點點滴滴,當我們真正接觸到,才多少理解這個陌生的國家為何會有一種很強的民族凝聚力。 同時,日本也是個冷漠,壓抑、矛盾,具有雙重性的國家,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整個民族個性壓抑,造就了容易走極端的偏執狂,這種偏執用在不同的地方都有超越一般人的效果,從而使得日本人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如同患有性格分裂的癥狀。忍耐、堅強用在日本人身上合適;而冷漠、抑郁也同樣適合日本人。 在我看來,日本至今不承認侵略歷史,他們的擴張野心也一直未消;雖然是戰敗國,他們卻像是在“臥薪嘗膽”,一步步、實實在在地在發展壯大,他們總期望著能再次崛起成為所謂正常國家。目睹了這個國家的一些真實狀況,聯系到日本近些年所做岀的舉動,越發感到日本的某種隱蔽性的發展更加可怕怪異,應該引起國人的高度警惕。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愿人類和平的愿望和努力能戰勝一切。下面就來看看我拍攝的日本吧,雖然它僅僅是一個觀察了解日本的小小視角。 001 富士山,高3577米,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它是日本的“神山”。它最大的特點是:360°度,無論從何處觀看,山體形態始終是一個基本相似的錐體。 002 銀座大街,整潔而繁華,是東京的“面子”。走在這街上,混跡于相似的東亞黃種人潮流中,會產生一種錯覺,仿佛這是在上海南京路。 003 閑逛在銀座大街上,看著各式各樣的人川流不息;日本人的生活水準確實很高,這從他們整潔講究的衣著上就能看得出來。 004 街上廣告明星的頭像可真不少,娛樂偶像在日本大有市場。 005 看見一位婦人欲購鮮花,我好奇上前看價格,呵,夠貴的(跟國內比),但在日本收入也高呀。 006 街上的書店比國內要多,但店面都小,這位白發尋書人專注的神情讓人怦然心動。 007 時尚的東西滿街都是,這個皮草商店的櫥窗造型就蠻吸引人的。 008 中國游客最愛去的免稅藥妝店在最繁華地段即可找到,因為在中國游客瘋狂購物的“慷慨奉獻”下,這兒的生意實在太好了。 009 資源為寶 。日本歷史上侵略他國,掠奪他國資源,卻對本國資源全力保護,它目前的森林植被復蓋率是全球最高的。趕上深秋,旅游沿途不時呈現色彩斑斕的美景。 010 大阪城1953年被日本認定為特別史跡,它最初由十六世紀的豐臣秀吉所建,歷經歲月劫難。大阪城四周建有石砌的城墻和護城河,遠古的風貌歷歷在目。 011 大阪城內的天守閣是一個很漂亮的建筑,它既繼承了中國唐代建筑的大屋頂,又根據日本多地震的環境進行了樓層高的改良。 012 奈良市春日神社建于公元710年,這座千年神社至今保存完好,上千樽排列著古老石燈與新刷上紅漆的的神社建筑對比強烈,有一種日本獨有的宗教色彩。 013 山梨縣的“忍野八海“一景名揚四方,是指忍野古村的一組涌泉群,它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經流經地層過濾而成的八個清澈的淡泉池,水質清冽而甘甜,被譽為“日本九寨溝”。 014 忍野古村完好保留著一些日本典型的鄉村民居,這些民居均為木結構,屋頂坡度普遍陡峭,鋪下的稻草厚度競達三四十公分。 015 早知道日本人講禮義,人與人之間交往成天“點頭哈腰”挺累的。可在東京明治神宮接待處,我還是被女服務生恭敬卑微、略帶夸張的面部表情驚愕不已。 016 迎客。“有客來不亦樂乎”,在富士山下一個靠湖的路邊店吃中飯。老板娘漂亮、熱情,彬彬有禮;一番禮節后她開始極力地推銷她店里的神戶牛肉,哈,原來事岀有因啊。 017 日本的中小學生均穿著統一的校服,行走在街上規規矩矩的,不打鬧、不喧嘩,很有禮貌,青少年文明素質教育可見一斑。 018 皇居外苑大道車流繁忙,見一位老者義工非常認真地在疏導過街行人:每次放行時,他的肢體就連續做岀致歉,巈躬 、請走等一連串示意動作,一遍又一遍,一絲不茍。都說目本有小禮而無大義,憑心講,這小禮能做成這樣,也真不容易喔。 019 掛滿金黃秋葉的公園里,坐著一些休閑的人,寧靜而祥和。日本老百姓貧富差別較低、國民素質卻普遍較高,中國游客看了不免有點“羨慕、嫉妒、恨”。 020 在街上不時看到一些牽小狗的人,難見中大型犬。日本這個國家除了野心大,什么都小,房間小、廁所小、電梯小,吃的飯份量也小,連養得狗也是小狗,這算怎么回事,我“大惑不解”。 021 牽手。所有車輛等著一對老夫婦手牽著手緩緩從人行道上去過,再現溫馨和諧的場景。 022 在明治神宮這樣被視為神圣而正式的場合里,經常有日本人傳統的婚俗禮儀在進行。新娘著和服,頭戴一頂稱為“角隱”的帽子蓋住發髻,新郎則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折裙。日本人的婚姻,“戶當戶對”應是首選。 023 兩性、婚姻等問題在日本是比較開放的,故外國人娶日本女人為妻的并不罕見;在大阪公園抓拍到一張明顯是外國的父女親蜜合影照片,殊不知旁邊還站著一位日本母親呢。 024 皇宮緊閉。在寸土如金的東京繁華中心區,日本皇宮保留著大片空曠而景色秀麗的區域,據說,現在的天皇一年四季基本是不岀皇宮的,突現了當今日本政體下,天皇制度的尷尬。 025 日本天皇看似無權,其制度卻對日本人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天皇家族幾乎就是日本民族和國家的象征。每天,前往皇宮外苑的游人絡繹不絕。 026 聽導游講,這位定點在皇居外苑前,專給游客拍照留影的攝影師,已在此堅守有二十年了。每逢有拍照生意,他一定會借機贊美一下天皇及在此留影的特殊意義。 027 松柏的宿命。 日本人特別愛種松柏樹,他們認為松柏是祖先靈魂的附著體。東京皇居外苑廣場,大片的松柏與現代建筑自然混搭、相映成趣,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城市景觀。 028 佛教起始于印度,經中國唐朝傳入日本,日本佛教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這尊保存在大阪四天王寺的釋迦如來佛造像雖經千年風霜,神態風姿依舊。 029 由于世俗傳統的影響,佛教在日本的地位還是非常牢固的。 信佛的日本人一般都還知道中國僧人“鑒真六次東渡”的傳經史記,對其的參拜也一直延續。 030 雖經二戰,日本的佛教寺院保存還算可以,戰后又經大規模修繕,佛教寺院達到了7萬多座,佛教徒占了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以大乘佛教占大多數。這是游覽大阪四天王寺時拍下的情景。 031 日本佛教有著獨特、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己深入到日本文化與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了解日本佛教,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日本的傳統文化,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日本人的思想與行為處事。 032 日本奈良市鹿公園生活著1200多頭野鹿,很受游客歡迎。這兒的鹿不怕人且非常溫順,它們大大方方地行走在游人之間,不斷地與你互動,為討點吃食,他們會任由你親近、撫摸、合影。 033 這些鹿兒像精靈、像天使,人類對鹿的呵護友善。鹿也懂得反哺人類,他們營造了這么一個溫馨歡樂的世界。讓人依依不舍,流連忘返。 034 公園里有條小溪,溪水清洌,鹿兒會來這兒靜靜地飲水。秋色紅楓葉下,如此美景令人陶醉。 035 日本古代有語言而無文字。中國漢字傳入日本后,歷經演變,現在日語的文字由漢字和假名兩套符號組成,混合使用。雖然讀音完全不同,我們看著日語,還是能琢磨出一些大致的含意。 036 海外游子。 導游姓柳,是個來日本11年,娶了日本女人成家的上海人,他很熱情,也特能說,當他發現我用的相機是佳能5DⅣ時,馬上提出要給他拍張照,于是就有了這張他認為這輩子拍得最好的留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