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書樓】孫氏蝸寄廬:兩代遞藏,終歸天一(上)

     江河行地勁草廬 2018-02-05

    二十年來我幾次前往寧波尋訪書樓,而幾乎每次都會去尋找蝸寄廬,不知什么原因,卻始終未能找到。2017年11月5日下午兩點,我在天一閣有一場講座,而上午卻沒有安排。于是我上海文藝出版社的陳徵社長以及林嵐、陸文君兩位老師一并進行了半天的尋訪之旅,此程的第一個尋訪目標就是孫氏蝸寄廬。


    找到大沙泥街


    從查到的史料上得知,蝸寄廬位于塔影巷,然而無論是地圖還是手機,都難以找到這個名稱。好在資料記載此巷位于一片舊街保護區內,而這片區域的地點有著大致的方位,其位于大沙泥街的左側。于是,此街成為了我們尋找蝸寄廬的方位指南。


    遠遠地看到了塔影


    我本以為這樣的名稱應當是一條小街弄,然而眼前所見的大沙泥街卻是寬闊的主干道。站在路邊完全看不到舊城保護區的痕跡,好在透過右前方茂密樹葉可以望見一座古塔的上端。既然蝸寄廬位于塔影巷,想來就在此塔附近,至少是塔的影子能夠遮擋到的區域。然而天氣陰沉,塔影無處可覓,我等幾人邊爭論邊向此塔走去。


    進入公園之內 


    古今中外六位名家介紹


    光緒年間所刻之碑


    塔的下方是一座新修的小公園,公園呈開放式,三面沒有圍墻,靠右側有一堵墻,以此作為與小區的間隔。墻上嵌著兩塊介紹牌,以我的想象必定是公園的介紹,說不定還能從上面找到蝸寄廬的字樣。然所見與想象差異較大,兩塊牌子分別介紹了韓非、黃宗羲、史尚寬、江平、孟德斯鳩、龐德六位人物的生平。這種排列方式,即使腦筋急轉彎也想不出該如何將其歸類。從韓非到黃宗羲應該相隔了兩千年,而史尚寬與江平是現當代人物,后兩位則是外國思想家。可以肯定,此六人顯然不是寧波鄉賢。那么如此組合的意圖何在呢?我只好就此問題向陸文君請教,畢竟一行人中數他最年輕,然而他也答不出個所以然。


    這幾塊上也沒有蝸寄廬字樣


    原來是禁毒公園


    且不管這六位人物是否有代表性,我希望看到的“蝸寄廬”沒在上面卻是事實,那么只能繼續探尋。在塔前又看到了一塊古碑,落款是“光緒十二年”,仔細讀上面文字,同樣沒有發現蝸寄廬。就旁邊的另外幾塊碑一一看過去,依然無果。林嵐走過去向幾位老人打聽,他們紛紛表示只是游客。如今寧波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如何區分本地人和游客,顯然并不容易。無奈我等只好繼續行進。而當轉到塔的另一側時,終于看到了公園名稱——禁毒文化園。這幾個字刻在一塊不規則的石頭上,其他四字涂為紅色,惟有那個“毒”字是瘆人的黑。這等嚴肅主題的公園還是第一次看到,這讓我猛然醒悟剛才那個不明就里的組合,原來答案在此:那六人都與禁毒有關。但韓非子時代有毒品嗎?設計者的旁征博引讓三位出版界人士也大為嘆服。


    在塔的周圍繼續找


    又看到三塊碑


    顯然在這里找不到蝸寄廬,但既然該廬位于塔影巷,放眼望去,這一帶僅有眼前這一座塔,如此想來,其應該在此塔附近。大家決定擴大搜尋范圍,而陳社長注意到,大沙泥街對面似乎有一片平房。我們決定先到那一帶踏訪。于是穿過寬闊的馬路,剛剛走到對面,看到路邊赫然立著“塔影巷”的路牌。明明有街區,為什么寧波城區地圖以及手機導航卻完全查不出來呢?真是匪夷所思。幸虧這無意間摸準的方位,眾人頗覺意外之喜,于是顧不上吐槽,沿著標牌指示的方向繼續前行。


    無意間看到了塔影巷的路牌


    安靜的塔影巷


    從指示牌的方向看過去,塔影巷所處是一條仿古街區,兩側均為青磚灰瓦,地面鋪著古舊條石。這一帶位于寧波市中心,然而卻鬧中取靜。我等沿著小巷一路尋找,整個過程中除了彼此的說話聲,竟然聽不到任何其他動靜。也正因為如此,在尋訪過程中也無從了解具體情形。好在陸文君發現了“蓮橋第全景指引圖”,由此得知,這一帶的總名稱叫“蓮橋第”,而剛才看到的那座古塔名為“天封塔”,天封塔南側就是這片老街區。在此街的中間位置,橫穿南北的一條小巷名叫“塔影巷”。巷的北口是大沙泥街,也就是我們走入之處,巷的南口則為塔前街。蝸寄廬應當就位于兩者之間。


    仔細在上面查看路徑


    既然有了這樣明確的標示,想來找到舊居應該挺方便。可是我們在這條不長的小街上走了兩個來回,還是未曾看到絲毫痕跡。難道這處舊居沒有掛牌?不應該啊,因為從資料上得知,當年蝸寄廬將藏書捐給天一閣,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一件事,各種媒體多有報導。于是我等四人商量一番,決定擴大尋找范圍,向兩側的小巷內探尋。幾分鐘后,我就聽到了林嵐興奮地喊叫:找到了一處姓孫的故居!蝸寄廬藏書遞傳兩代,創始人是孫家溎,而后傳給其兒子定觀。既然找到了姓孫的故居,至少姓氏上沒問題,于是我們趕了過去。


    孫傳哲故居文保牌


    林嵐所站之處并不在塔影巷,而是與之相交的塔前街,門牌號為“塔前街4號”。老房子的墻上嵌著兩塊文保牌,其中一塊上面刻著“孫傳哲故居”,而房子的門楣上也同樣題著這五個字。看來這不是我所找的兩位藏書家。這時我突然想起來曾經在哪本書上看到過,孫傳哲也是蝸寄廬主人孫家溎的兒子。于是細看另一塊文保牌,果真在上面看到了蝸寄廬的字樣:


    孫傳哲故居

    孫傳哲故居,清代建筑,其二樓原為藏書樓,顏曰“蝸寄廬”,是現存甬城為數不多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孫氏后裔將藏書分別捐獻給天一閣和寧波大學。


    孫傳哲(1915-1995),系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大師,1980年全國評選建國30年最佳郵票時,其設計的入選作品占三分之一,并曾赴維也納參加世界郵票博覽會,獲大會授予的榮譽證書。


    此牌上也未講述孫傳哲跟藏書有何關系


    我在這段簡介中終于看到了蝸寄廬的字樣,看來我們確實找對了地方。三位老師為此都挺高興。可是這段介紹寫得跳躍度有點大,其稱孫傳哲乃是著名的郵票設計大師,而與蝸寄廬的關系卻未曾提及。而旁邊的另一塊簡介牌中也沒有談到,但不管怎么說,眼前的這處舊居就是“眾里尋她千萬度”的蝸寄廬。先鎖定目標,其他問題可慢慢探尋。


    緊閉的大門


    可惜的是,孫傳哲故居大門緊閉,我等用力捶門,里面也沒有任何回響。通過剛才的這一番探尋,已經能夠明顯感到這個街區還未正式啟用。雖然如此,眾人還是不死心,于是圍著故居四處尋找進口。


    孫傳哲故居外觀


    轉到了另一條路上


    轉到塔前街上,意外地看到了屠呦呦故居,原來屠家和孫家竟然是鄰居。兩年前,屠呦呦研制出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這事在國內引起了巨大轟動,為這件事而撰寫的一部書,因此而獲得了圖書界的文金獎。那年文金獎社科類的獎項總計三個,其中之一是我的《得書記》《失書記》。我的小書能與那么重要的學術專著同獲殊榮,這是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正因為這個緣由,而今在這里巧遇屠呦呦故居,這份親切之感難以形容。


    屠呦呦故居


    探尋一番還是難以進入,對于尋訪而言,當然是個遺憾。好在書樓難得完好地保護在這里,那就后會有期,說不定下回過來我能得見廬山真面目。如今只好憑借他人的描述,完成對蝸寄廬的想象了。


    隔墻仰望蝸寄廬 


    又回到了門前


    周達章、周嫻華所著《寧波老事體》一書中,專有一文《蝸寄廬與孫定觀先生》,談到孫家溎:“塔前街上有一戶孫家,主人叫孫家溎,原是清末秀才,后在外做茶葉生意。雖說是一位商人,卻十分喜好收藏古籍,平時也喜歡寫寫字,繪繪畫。由于經商得法,賺了錢,于是發心收藏古籍,苦心孤詣,四處尋覓,時日長了,倒也購得不少圖書,其中不乏珍貴的善本”


    這段話說得很明確,孫家溎是靠茶葉生意起家的,賺錢之余,喜歡收藏古書。藏書到了一定數量,需要專門的空間來盛放,所以他就在塔影巷一帶買地建起了房屋。周達章等在文中寫道:“因嫌原來在三支街的房屋太小,于是在朋友幫助下,在塔前巷一帶覓得一塊好地皮,在此修繕居舍,建成了三間一弄的兩層樓房。樓房分前后兩進。前進是一排兩層三間樓房,靠西的還建有一間明軒。在中堂前有一天井,天井南邊靠墻用青石板壘成一排花壇,種有幾棵臘梅,兩旁邊還栽有幾叢天竺葵。冬日,臘梅澄黃飄香,叢叢常綠的天竺葵上點綴的是一串串深紅色的天竺果。明軒門口一排三只七石缸,其中一只養有好幾種金魚。中堂前有一條寬三尺多的走廊,中堂兩旁是兩間臥室。有朋友來一般就在堂前間或明軒就座。明軒間不是很大,倒也有十幾平方米,里面除了書桌、椅子、茶幾之外,惹人注目的是一個烏紅木書櫥,據說是孫先生遷新居后,從藥行街一家木器店購得,其工藝精巧,足見甬上紅木家具制作的精致(該櫥現藏天一閣)。”


    標牌懸掛方式


    頗為精美的石雕


    這段描繪十分詳細,講出了孫家溎所建之房的具體格局。而對于藏書樓的情況,文中又有如下描寫:“后進是一排平房,兩進之間有一個小明堂,也一式放著幾只七石缸。整幢樓房約有800多平方米,最有特色的是一間即謂‘堂樓登’的孫先生藏書之地。靠西的一邊是一排木櫥,櫥內大多是藏畫和一些善本,臨東一邊是兩把單背椅,中間放一茶幾。墻上倒也掛有兩幅小中堂。靠北的一邊書架上是大批的古籍,書架上還有十來個大書箱。臨南窗的是一張寫字桌,桌子一邊是一把轉椅,另一邊是一張紅木腰鼓凳。據說這一間的家具都是其三兒子孫傳哲先生年輕時親手設計監制的,一式山桃木料,黑的底色上過白漆,因而露出一片細而短的白色細纖木紋,煞是好看。這樣的家具與樓下中堂的擺設全然兩種樣式,倒是有些西式家具的味道。這大概是上過美專學過繪畫的孫傳哲先生的想法。”


    這段描寫十分傳神,蝸寄廬內的情形宛在眼前,其何以能了解得如此細致呢?作者在文中有交代:“筆者是孫先生最小的兒子的學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多次去過蝸寄廬,也多次聆聽過孫定觀先生有關藏書的真知灼言。那時筆者尚年輕,曾把祖上所藏書畫,請孫先生鑒別。記得有一次筆者拿線裝舊本《石頭記》《三國演義》等幾部古籍和幾軸字畫去請教孫先生,孫先生都一一指點從不厭煩,尤其是見到《石頭記》一書時,大為驚喜,連說這是多么難得的程批啊。”


    《錄鬼簿》二卷續編一卷 一九六零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北京圖書館藏本影印本,卷首


    原來文章作者之一周達章乃是孫定觀兒子的同學,難怪他掌握了這么多第一手資料。而這周達章家中也藏有線裝書和字畫,當年還特意帶去請孫定觀鑒定。關于蝸寄廬的整體面積,周文中未曾提及。而楊古城所撰《“蝸寄廬”與藏書家郵票設計師》一文中給出的數據是:“原有樓房近800平方米,至今尚存二層樓三合院近400平方米,四周有高墻圍護,樓前有60余平方米的明堂,用作養花種草。”


    孫家溎是如何由商入藏的呢?對于這件事,駱兆平在《蝸寄廬贈書目錄前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孫家溎先生長于書畫,尤善章草,工白描人物,故入藏之書,初以藝術小品為主,后漸及四部,廣為收購。藏書中亦不乏鄉邦文獻,如明陳槐《聞見漫錄》二卷,明王嗣爽《夷困文編》六卷,都被刻入《四明叢書》第四集中。先生選書,講求版本,遇有精本,則以前蓄新刻并加銀幣換取,故藏書數量雖不多,而版本精美,善本約占總數的一半,構成了蝸寄廬藏書的一個顯明特點。”


    《錄鬼簿》二卷續編一卷 一九六零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北京圖書館藏本影印本,序


    看來,一切緣于興趣愛好。孫家溎在經商之余喜歡畫畫寫字,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他會購買一些相關書籍來研習。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漸漸喜歡上了非藝術類的書籍。從此之后,廣泛買書,開始了收藏之路。他買書頗為講究版本,除了購進鄉邦文獻,余外則是買難得之書。其子孫定觀在《孫氏蝸寄廬捐贈圖書文物記》一文中也提到了父親藏書的特點:“所收版本精美而不求數量,尤以明刊白棉紙本詩文集最具特色,其中不少紙精墨良,宛如新鐫。每得一書,即詳加考訂著錄,另紙述之,附于卷內,不作隨意批注。嘗謂讀書當知人、知書并稔悉其時代背景。信哉斯言!”

     

    微信號:zhilanzhaiweili

    藏書家韋力的古書之媒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深夜av免费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91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0|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另类|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午夜射精日本三级|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宅男噜噜噜66网站高清|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五区|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