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非常奇葩難以理解的,他們各種繁文縟節放在現在真的會讓很多人頭大,不過這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再加上中國自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多人不怪嘛。但是有很多規定是不通人性的,也是對女子的一種歧視。比如說女人不能進祠堂這一點,對于女人進祠堂,很多地方是要進行嚴懲的,認為玷污了祠堂玷污了祖先。 因為祠堂是一個家族供奉先祖的地方,由于宗教制的關系,自古以來中華兒女就很注重對先人的侍奉,也就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只有兒子能傳宗接代,能給先人送終供奉先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就這樣來了,然后就導致了女人的地位一直都很低,覺得女兒是要嫁入別人家里的,嫁出去了就是外人了,為了多生兒子妻妾成群在古代也是司空見慣的,母憑子貴、長子嫡孫等等都可以看出兒子的金貴,那么對于非常注重的祖宗供奉之地——祠堂也是非常重要的,大戶人家還要派專人守祠堂,而且針對祠堂專門設置了家規,非常的嚴格,擅入祠堂等同犯了家法的,有很多女人因為誤闖祠堂而被休或者是處死的例子。 在過去的中國社會,他們認為女人要嫁出去的,屬于外人所以絕對不允許進祠堂,而在夫家眼里,媳婦始終是嫁進來,不能信任所以不能進祠堂,而且尤其是女人來了月經,那更是污碎的東西,要是進了祠堂那就是犯了大忌,冒犯了先祖。這足以可見女人的地位在古代是有多低,娘家見外夫家嫌棄。 其實這些都是封建時代的產物,男權社會早就他們覺得這是男子的天下,女人就只能傳宗接代,男人貪戀女色就會指責是紅顏禍水,卻不會說男人本性使然。在舊社會女人只能進一次祠堂,那就是嫁入夫家上族譜的時候,而且上族譜女人是沒有名字的,只會冠以夫姓加上娘家姓后以氏稱呼,如果沒有上族譜,就還不能代表你是家里的媳婦或者說是正妻。 不過幸好現在沒有這種嚴重的歧視女性的想法,雖然很多地方還存在,但是相比過去還是要好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