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書法中,轉折是衡量書家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古人也是書寫的另一個難點,在魏晉墨跡中,轉折都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齊整,如同刀切;二是厚實,絕不單薄;三是有力,體現出骨骼強健之美。 下面,就以王羲之、蘇軾為例,看看大師們如何寫好轉折。 一、王羲之的折筆 首先,王羲之入筆是尖峰入紙,硬朗,細膩,變化豐富。書圣書法的起筆與折筆息息相關,在單字內兩者存在緊密的呼應關系。 王羲之的折筆有三大特點: 一、內擫用筆,折筆向內(左側)收,右肩(轉折處)呈平直切線; 二、硬朗,骨力強健; 三、干凈利索,轉折處不露圭角,不見筆鋒。 就是對折筆的游刃有余的把握,讓書圣書法高妙無比。 二、蘇東坡書法折筆 東坡書法的高妙,盡在轉折,能出宋代書壇脫穎而出,折筆的能量巨大。請看圖: 蘇軾書法的轉折處方硬齊整,如“昆刀切玉”,又似“金刀之凈割,玉尺之量齊”。蘇軾書法折筆的主要特點:一是方,二是齊,三是硬。今人學東坡,但摹其形,發筆、轉折混沌而邋遢,結果謬之千里。 聚思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 現 書 法 的 美 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