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出生后第1年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期。保證合理而充足的營養,是寶貝健康成長的基礎,但如果家長稍不留意,養成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就會影響寶貝的健康。寶貝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合理膳食,離不開媽咪對食物的精心選擇和合理的制備。所以,媽咪們學會讓寶貝吃得健康有益是非常重要的。 1歲內寶寶,絕對不能吃這2種食物 1.鹽 寶貝到了添加輔食的月齡啦!有的新媽咪想,是否要給寶貝在飯菜里加點鹽才有“味道”?讓寶貝也品嘗一下有滋有味的飯菜?回答一定是:NO! 1歲內的寶貝腎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樣濃縮尿液以排出大量溶質。如果吃的輔食太咸,會使血液中的溶質含量急劇增加,腎臟為了排出過多的溶質,需匯集體內大量的水分來增加尿量,這樣不僅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寶貝體內缺水,甚至會造成嚴重后果。另外,過早吃咸的輔食,寶貝體內鈉的含量增加,會影響鉀在體內的分布,致使機體內鈉、鉀比例失衡,甚至出現比例嚴重失調,發生新陳代謝的紊亂;寶貝常吃咸的輔食,易養成“口重”的飲食習慣,成年后易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 2.蜂蜜 1歲以內的寶寶是絕對不能飲用蜂蜜水的,一歲以上也要謹慎。因為蜂蜜里的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可能會引起兒童的神經系統癱瘓,并且蜂蜜是由花粉制造而成的,對過敏體質的寶寶有很大危害。 很多媽媽給寶寶喝蜂蜜水,是因為寶寶有便秘現象,但是,這也一個認知上的誤區。事實上蜂蜜是熱性的,食用后不僅不能通便,并且會讓大便更加干結。更何況寶寶本身就不能吃蜂蜜,蜂蜜水也不能達到通便效果,受罪的最終是寶寶。 1歲后,這些食物也不建議多吃 1.含糖精、味精過多的食物 較多的食品糖精和味精雖然在我國是被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但有嚴格的使用范圍和用量,嬰兒食品中應避免使用。 2.高溫煎炸或是煙熏的食物 這類食物如臘肉、熏魚等食物可能含有過氧化物和多芳烷烴及亞硝基化合物,這些物質直接有損于大腦的發育。 解析孩子三餐中 不合理的飲食習慣 1 早餐:哪些食物不該出現 早上起床后,很多媽咪往往只給寶貝喂點牛奶、吃點水果或幾塊小餅干,這不是正確的早餐方式。輕視早餐或不吃早餐會使機體和大腦得不到正常的葡萄糖供給,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長此以往會妨礙寶貝大腦的發育。一般寶貝早上起床后,可以先喝點奶,過十幾分鐘后再給寶貝喂食一小碗粥或面,面包、饅頭也可以,可以再加一個雞蛋。媽咪可以根據寶貝的喜好每天變換不同的花樣,目的是讓寶貝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 2 正餐:前2個小時內不要吃零食 一般來說媽咪們還是很重視中午這一頓飯的,會把飯菜弄得花樣繁多,可是媽咪們是不是發現寶貝到了中午胃口似乎不太好呢?原來,寶貝上午吃了太多的零食,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小肚子當然就沒有多余的空間裝食物了。 由于早午餐間隔時間比較短,所以在兩餐之間不要給寶貝過多的零食。一定要記住,零食不能代替飯菜。寶貝的大腦發育和身體素質的提高,需要的是營養合理的主餐。如果寶貝的胃被過多的零食占據,不利于寶貝吸收飯菜的營養,所以在正餐開始前2個小時內最好不要給寶貝任何零食。 3 晚餐:吃太晚,危害大 很多家庭的晚餐時間為晚上7點左右,這個時間進食對寶貝來說卻非常不利。如果寶貝習慣于晚上8點左右睡覺,那么此時用餐會影響寶貝睡前必要的奶的攝入,睡前吃得過多過飽也會影響到寶貝的睡眠質量,從而對大腦發育造成損害。 讓寶貝在5點半-6點左右進食,7點半寶貝喝完奶就可以安心地睡下了。 這個時候的腸胃沒有過多的消化負擔,大腦也會隨著寶貝的酣然入睡而得到充分的休息。 母嬰傳媒 成長讀本 |
|
來自: 壬甲命理 > 《C8《命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