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是我們俗稱的小年,也是祭灶節,當天的主要任務就是送走灶王爺。不過許多家庭為了忙碌以及更好的生活,搬遷更是反反復復,灶王爺作為平安灶神,搬家自然也是不能夠忘記的。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搬新家怎樣拜灶神。

先請灶神安灶開伙。祭灶所需:線香三炷、神燭一雙。清茶三盅、美酒三盞。疏文、貢品、金銀紙錢。
祭灶流程:
1、羅列香爐、神燭、疏文、貢品等于神位前。(無神位可在廚房東向或北向設臨時神案,實在環境所限,直接灶前設案亦可)
2、于灶神位前點燃神燭。
3、點燃線香三炷,以左手上香。道教稱左手為善手,右手為惡手,禮拜神明皆以左手上香。以右中左的順序依次上香。香要插直,火頭要平。三炷間距不過寸。俗謂“過寸神不信”
4、禮請灶君高登寶座,享受祭供。(可三稱圣號或三誦寶誥)道教禮拜神明皆是以抱拳拱手(左抱右)禮請,作揖行禮。
5、茶獻。
6、酒獻。
7、宣讀疏文,答謝一年眷佑之功,為無心所犯之罪愆請求寬宥,祈求來年之福德。
8、化疏。香爐內用紙錢送化,注意先焚化疏文文首。
9、化奉金銀紙錢、酬謝。
10、待香火完滿,作揖禮拜后則禮成撤案。
目前,港澳臺地區,祭灶比較隆重、正規。大陸地區經過文革破四舊,現在的祭灶儀式要簡單得多,一般家庭很難獲取開光的祭灶疏文。
【結束語】灶王爺與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并稱為居家五大神靈。搬去了新的環境新的家庭依舊是不能忘記這五位神靈曾經的恩典。
?*********************************************************************************************
?
![[轉載]祭灶文疏及流程 [轉載]祭灶文疏及流程](http://image50.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3/0314/21996930_1)
?
祭 灶 文 疏 及 流 程
福建省***(這里寫家中地址)市***(這里寫姓名)攜全家:
喜逢良辰吉日,備足錢銀元寶及餅糖飲料貢獻一桌,敬祭宅神。以灶君老爺為首的宅神、財神、喜神、福神、貴神、門神胡爺、炕前媽媽、燈官菩薩、抱囤神、床頭神、贈福神、送生娘娘、青龍、白虎、串宅老母、天靜小姐、洋溝巫道等有關神家前來一同入席赴宴。宴后保佑*(此處填姓氏)家全家老少、子孫后代,人財雙興旺,四季發財源,各行各業都興隆。四路進財,八方進寶,一帆風順,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永存萬萬年。(念三遍)
***(這里寫姓名)攜全家叩之。
公元 2012年1月17日(2011臘月二十四日)
備注(以上文疏要用黃紙紅筆書寫)
?
祭灶流程:
1、羅列香爐、神燭、疏文、貢品等于神位前。(無神位可在廚房東向或北向設臨時神案,實在環境所限,直接灶前設案亦可)
2、于灶神位前點燃神燭。
3、點燃線香三炷,以左手上香(★ 道教稱左手為善手,右手為惡手,禮拜神明皆以左手上香。) 以右中左的順序依次上香。香要插直,火頭要平。三炷間距不過寸。俗謂“過寸神不信”。
4、禮請灶君高登寶座,享受祭供。(可三稱圣號或三誦寶誥)
★ 道教禮拜神明皆是以抱拳拱手(左抱右)禮請,作揖行禮。
5、茶獻。
6、酒獻。
★ 道教禮拜神明皆是以抱拳拱手(左抱右)禮請,作揖行禮。
7、宣讀疏文,答謝一年眷佑之功,為無心所犯之罪愆請求寬宥,祈求來年之福德。
8、化疏。香爐內用紙錢送化,注意先焚化疏文文首。
9、化奉金銀紙錢、酬謝。
10、待香火完滿,作揖禮拜后則禮成撤案。
*********************************************************************************************
?
祭灶節必不可少,優美的祭灶疏文
2016-11-18
祭灶是我國民間一個流傳廣泛的傳統習俗,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就是人們祭拜灶君,祈求來年合家幸福安康的時候。而在祭灶過程中,除了約定俗成的各種供品,祭灶疏文也是少不了的。那么今天就讓小編為你整理一些文筆優美、祈愿真誠的祭灶疏文,一起來欣賞吧。

一、道教章表之祭灶文
道誦經祈叨清平弟子等以香燭清灑之儀敬告
九天尊神之位前日惟
神靈通天府,澤沛人寰,功崇炎帝,德被養群生弟子,每年四季,仰賴尊神保佑,日食三餐,全感大德匡扶,圣德廣博,寸心難報。日常之間,言或非禮,行或非儀,廚造之際,或焚毛骨,或堆穢污,不知禁忌,冒犯灶君大王,降災致禍,以致家宅不安、經營不通、人丁不旺、牲畜不利、常生疾病之災。弟子合家虔念,卜今大吉良辰,奉誦灶王府君真以一卷補謝靈文一函,誠懇禮拜上奉。
九天樂廚司命太乙無皇定福奉善天尊位前伏愿大施赦宥永增福祿逢兇化吉普約安穩圣慈洞回昭格文疏
天運XX年XX月XX日
二、祭灶疏文
伏以圣德洋洋能解千災禍厄,神恩浩蕩得降百福禎祥,今據XX省XX市XX吉宅居住信士弟子XX,拜請九天,司令灶君,一家之主,五祀之神,詞候吞于北斗之中;察善惡放東廚之內,賜福赦罪,移兇化吉,安鎮陰陽,寶佑家庭;災禍必滅,何福必增;有求必應,無感不通;大悲大原,大圣大慈;九天東廚,司令灶王,元皇定國,護宅天尊。
至心皈命禮。位司喉舌,經理庖廚。錄人間功過之因,依期上奏;體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驅不正之鬼神,掃灶中之疵癘。一家吉慶,合宅昌榮。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靈只。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香煙隆慶平安宅。燭焰開出福壽花。大道東廚。灶前供養。御皇三炊。爐里香齋。乘入浩祭。九啟于前。恭聞如來。道寶信香。乞仗敬香。奉請供養。道由心學。心借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降。仙佩臨軒。虔誠關告。逕達九天。
奉請:
東方青灶神君。
南方赤灶神君。
西方白灶神君。
北方黑灶神君
中央后方黃帝灶尊。灶公灶婆。灶伯灶叔。灶子灶孫。灶家眷族神君。三十六天罡大灶神君。七十二地府小灶神君。天灶地灶神君。陰灶陽灶神君。直灶橫灶神君。灶上童男。灶下童女。火部會內。合局威靈。上來引請。灶司圣眾。量已為靈。筵上敬具。護表為人。預備靈香寶燭。齋饈紙財。以身供養。
伏望灶司俯在
香齋祝灶司。祝灶保平安。
消災增福壽。人口保康寧。
天運XX年XX月XX日XX時信士謹疏
********************************************************************************************
?
祭灶節的程序,教你如何祭灶神
2015-11-09 17:42:00來源:第一星座網作者:匿名
祭祀灶神,從我們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后,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灶神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后則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祭灶神也是一項有講究的事,本期傳統節日就帶你了解。

1、飲食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供品除糖瓜之類外,也有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條。
2、歌謠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后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3、對聯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臘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4、祭灶
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5、掃塵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里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里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后用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掃屋之后,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后,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艷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6、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