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新零售布局,向來慣用“重拳”,從2014年起,其已累計投入600億元用于戰略投資,而其投資的不過銀泰、蘇寧、三江購物、高鑫零售等為數不多的項目,而今,在重金打造盒馬生鮮過后,阿里在一次獻出大手筆,54.53億投資居然之家,正式涉足家居家裝領域。 2月11日,居然之家獲得阿里巴巴、泰康集團、加華偉業資本、云鋒基金等高達130億元的聯合投資,其中,阿里以及關聯投資方共投資了54.53億元,達到15%的持股,成為了居然之家的第二大股東。阿里之所以下了如此大的手筆,主要原因就是其在2017年推出的“HOMETIMES家時代”,并沒有在市場中掀起太大的風浪,迄今為止仍是寂靜無聲,這令阿里一直苦惱,無法找到正確切入家裝、家居電商領域的方式。 而居然之家目前也正在從“大家居”到“大消費”的轉型,恰逢阿里尋求更加直接的轉入方式,二者一拍即合。作為國內家居行業龍頭企業,居然之家已在全國開設223家門店,市場銷售額超過600億元,在阿里入股后,以家居為主體,以電商、物流為支撐的商業模式可謂如虎添翼。縱觀以往,居然之家之前,阿里每次的戰略布局都是“大手筆”,這樣做的效果也顯而易見,像盒馬生鮮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阿里新零售領域的“死對頭”騰訊,手法卻以“快”著稱,作為領域“新兵”,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騰訊就迅速“拉攏”了6家企業。 形成二者之間鮮明差別的原因,在于這倆個巨頭的企業風格。“圈地占坑”的騰訊倚仗的是自己開放的零售能力、社交、內容平臺的龐大流量,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能力,雖然無法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阿里則更接近于一個產業投資者,新零售對于阿里來說就是主業,其專長與核心都在這一方面,所以阿里能夠在投資中深度參與,為實體商業帶來真正的革新與變化。 有業內人士提出,無論是騰訊的智慧零售,還是阿里的新零售,都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條件與訴求決定的,二者都是在謀求更加合理、長遠的發展。作為企業,只有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才能夠實現更加踏實穩健的發展。其實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普通人投資,在投資過程中,只有投資人對自己的資金配置情況具有良好的掌握,才能夠對投資做出詳細、準確的規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