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經典五步階梯有感詩 來自國學經典誦讀同修匯 00:00 01:29 《讀經典五步階梯有感詩》 經典讀一遍,心中回善念; 精進心發端,開始生福田。 經典讀十遍,善念生雜念; 融會貫通難,向善變考驗。 經典讀百遍,其義方自現; 心疑漸化解,從此把心安。 經典讀千遍,氣質亦改變; 心生大慈悲,言行躋圣賢。 經典讀萬遍,萬卷入無言; 離分別妄想,修得大福田。 漫漫讀經路,有此五步階; 勸言讀經人,發心向上攀。 中途莫懈怠,時時當自勉; 不到最高峰,莫言得圓滿! 生命不息,精進不止! 生命不息,精進不止!

感悟1:為什么提倡誦讀經典? 所謂“看經百篇,不如自誦一遍;聽經百遍,亦不如自誦一遍”,為什么呢?因為誦讀經典能夠同時調動人六根中的四根在工作(即眼、口、耳、意),也就是每誦讀一次就是同時在大腦中留下4條痕跡。而看經典只能調動起二根(眼和意),聽經典也只能調動起兩根(耳和意),而抄寫經典是三根(觸、眼、意),當然能邊抄寫邊誦讀效果是最佳的,但經驗告訴我們,誦讀目前仍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修身精進法門。
感悟2:為什么提倡互相誦讀? 自己一個人誦讀是羅漢道,需要有大自持力,我們一般人經常難以具備而容易偷懶放棄(例如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發生)。而互相誦讀是菩薩道,相互法布施,教學相長,同時借助他持與自持結合,創造團體學習氛圍和能量場,因此更容易產生效果,也更容易讓人從中找到樂趣,激起精進心。況且,互誦本身還有著法布施的福報呢。
感悟3:發音不準確,聲音不好聽,不好意思誦讀? 其實阻礙自己的不是發音的對錯、聲音的是否好聽等,而是自己的對錯心、面子、渴求完美形象的我執我見等。一旦走岀了誦讀的第一步,對錯心便放下了,自我也便放下了,于是精進心便發端了,成長便正式開始了。請謹記:無欲則剛,無我則圣!你越放下,心越強大!
感悟4:誦讀經典有沒有方法技巧? 永遠不要讓方法和技巧阻礙了您精進的心。我們只是建議您,誦讀經典前,不妨先處理好自己的內心,深呼吸,不急不燥,清空雜亂思想,活在當下,去尋找“茫茫宇宙,只剩經書與自己”的感覺,然后于空寂之處發聲,生發圣人之情,誦出圣人之韻。(也就是相比發音的準確來說,情和韻更重要。)最后,我們想說:勤誦是一切的答案。
感悟5:該如何制訂誦讀目標和計劃? 誦讀經典時,不可沒有目標,但每日目標又不可貪多,太長的文章最好不要一次通篇誦讀完,建議一次選幾章即可(最好10分鐘以內能完成),然后可以反復多誦讀幾遍,以增強誦讀時的韻味和對經典內容的理解。另外,每日開始誦讀時,不妨首先復習昨日誦讀過的章節,之后再開始誦讀新的章節;每周每月亦如次,一年之內,就必有大精進。 最后,誦讀需要有計劃性,建議為自己制定誦讀功課,例如同修匯提倡的每日早課10分鐘,每天晚課半小時,這樣周而復始,利用零碎時間便可達到修身精進的效果。何況,早起讀讀經典,還可幫助收拾心情,使一天的工作更加從容;而睡前讀讀經典,更可幫助內心回復平靜,有助睡眠。 當然您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屬于您自己的誦讀計劃,因為計劃不是目標,您的修身精進才是目標,只要有助于您,所有的精進法門對您來說都是方便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