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出秋天的味道?這里給大家列舉10個拍攝思路,供大家參考。 1. 一葉知秋 對于生活在南方的朋友來說,很難感受到秋天的美,很多地方甚至整個冬天都是綠色的世界。或許拍大片的秋色是比較難,那么拍好一片秋葉,也是可以的。 拍一片秋葉,在于它有詩的意境,讓人更富有情懷:一葉而知秋、秋葉上人頭、解落三秋葉……所以在拍攝秋葉時,拍秋葉的意境表達更重要,這屬于風情拍攝。 如何表達秋葉的意境?這需要自己多去思考,同時巧妙利用構圖、測光、景深來表達你想要的畫面效果。 2. 強調色彩 秋天的大自然色彩豐富、鮮艷,能夠激發人們對美的共鳴。你可以收集各種色彩的落葉懸掛在黑色或者深色的背景處,通過逆光,賦予秋天生命的顏色。 單一的樹葉或許不夠漂亮,但如果在特定的環境里,落葉的色彩結合環境氣氛的烘托,畫面就會很有詩意。 3. 用好光線 與炎炎夏日不同,秋天的陽光變得很溫柔,照在金黃的樹葉上,讓人感受到光帶來的色彩活力,心情大好。所有拍秋天的照片,都可以拍出光的色彩,光的生命力。要體現光影,點測光配合逆光拍攝,效果尤佳。 逆光下可以拍出樹葉的通透感,葉脈清晰,紋理分明,質感強烈,局部光影效果讓人迷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測光點要選準之外,還要充分利用曝光補償來平衡畫面的亮度,寧欠勿過,這樣也給后期處理留下空間。 有光,選一個好的角度,一個普通的場景,也能拍出好照片。 利用好光線與色彩組合,光線為主,秋葉的葉脈紋理分明、質感強;樹影之間,層疊的樹葉,光影的強弱,構成局部震撼的效果。 4. 水面倒影 拍秋天如果能結合水面的反射來表現,畫面的效果會錦上添花。 通過大光圈的虛化前景,形成光斑效果,讓水面的倒影很清晰,這樣的效果比較夢幻,很有意味。 在前景中有水面的倒影,會讓畫面效果增色不少。 5. 找好背景 一個好的背景,可以讓你的照片顯得更有檔次。強調背景的重要性,同樣也是為了突出重點。 火紅的楓葉很美,背景也非常有特色,背景與前景的搭配,讓畫面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白墻與窗戶本身就是一種構成,結合這棵小樹,畫面的搭配非常和諧。 6. 拍好流水 秋天是拍水的好時機。 金紅色的整體色調,柔和的光影,都十分適合拍攝秋天的小小溪流,尤其是慢門拍攝效果。 秋天拍慢門流水,在構圖上對環境的考慮是非常重要的。 有青苔的地方是非常適合的,青苔的顏色與樹葉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夠表現水的質感。如果能有一些光影的效果就更好了。 除了廣角鏡頭,中長焦距鏡頭的特寫,更能表現一些局部的美。 7. 聚焦細節 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秋日大景看多了,難免有些厭煩。拍攝一些大家相對陌生的題材,效果可能更好。 比如說,在秋天可以拍一組微距照片,放大平常大家忽略的題材,而且這樣的拍攝也不分地方,在哪里都能拍。 微距特寫落葉的清晰脈絡,仿佛能讓人讀出落葉的生命歷程。 在秋日的特殊光影與色彩中拍攝葉脈上的水珠,別有一番風味。 8. 選取角度 同一景點在不同人的鏡頭下會拍出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其中對畫面角度的取舍很重要。在同一地方可以嘗試用不的角度,平視、仰視、俯視等,可以獲得不同的效果。 低角度+逆光,仿佛漫步在秋天的落日余暉里,淡淡的哲思隨風飄揚: 廣角鏡頭仰拍,可以拍出枝葉伸展的英姿: 除了角度需要考慮之外,拍遠景還是近景,也是一個問題。秋葉很美,特別是在一大片的時候,讓人心情舒暢,但拍出來的效果并不滿意。 如果拍遠景就容易出現色彩一片,沒有細節,枝枝葉葉不分明,沒有立體感,畫面表現力不足: 如果我們拍近景能兼顧色彩和細節,突出質感,更能展現秋葉的魅力。 9. 落葉與根 平常大家拍攝秋景的注意力在天上,而容易忽略地下。其中一個很好的題材就是落葉與根的對比,拍好了是一個不錯的主題。 借助特殊光影,能更好地表現出樹根的紋路和質感,畫面的視覺效果會更好,也更有韻味: 10. 長焦距鏡頭魅力 拍秋葉,少不了長焦距鏡頭,像70-200mm這樣的中長焦距鏡頭,可以讓你拍攝時更加得心應手。 長焦距鏡頭視野小,能讓背景變得更簡單,畫面更干凈: 利用長焦距鏡頭出色的虛化效果,開大光圈創造淺景深,能使主體更突出。搭配特殊光位,拍攝效果會更好。 秋天是短暫的,美麗稍縱即逝。還在等什么呢?是該拿起相機出去走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