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做筆記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提升能力。當聯系了個人經驗,充分內化,意識到后續該如何運用,才到起到讀書的作用。那么該如何做筆記呢?拆書幫幫主趙周分享的“便簽筆記法”值得我們借鑒。 在讀書時,我們需要準備三種便簽。對于有啟發的點,先貼上第一張便簽。在這張便簽上,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描述這段話,重在解讀準確,邏輯清晰。在第二張便簽上,把知識點內化,回想過去有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要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可以是成功的經驗,也可以是失敗的經驗,能夠幫助理解知識點就好。接下來是第三張便簽,根據書中內容寫出自己的目標+具體行動。關于行動的要求,有六個衡量問題:①行動是否可以拉近現狀與目標的距離?②具體行動步驟如何?③行動人是誰?④在哪里?⑤行動何時開始?⑥頻率如何? 舉個栗子: 這是自控力中對我有啟發的一段話。需要做讀書筆記,我的第一張便簽就會這樣寫: 堅持去做一些看似無關的小事,反而會強化自身的意志力。 第二張便簽: 以前嘗試過用左手刷牙,改變的確很不習慣,加上覺得是一個很沒有意義的改變,沒有堅持兩天就放棄了。讀到了這段話發現,雖然是件小事,但是可以提升意志力,以后可以有目的地練習。 第三張便簽: 目標:每個月都持續地改變一件小事。改變不需要太多,重在持續的自控。 行動:這個月的行動是:睡前把手機放在床尾,盡快入眠,不受干擾。 堅持下來后第二個月再加入新的改變。 這就是做讀書筆記的便簽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