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療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頸椎腰椎骨質增生的中藥制劑。 目前治療頸椎腰椎骨質增生療法雖多,療效雖有,但對患者來說還未達到理想的良好效果。正如推拿、針炙、按摩、理療、牽引、封閉注射等療法。內服西藥、強的松、強筋松、骨仙、骨刺片的止痛藥物進行治療,雖有漸時起到止痛和緩解作用,卻此病得不到根本抑制和鞏固治療,致使很多患者病情繼續惡化,演變致肌肉萎縮,骨絡變形,頸腰脊骨造成強直僵硬,使患者在生活上失去了工作能力,嚴重者甚至癱瘓,苦不甚言。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制劑,達到療程短、療效快、無副作用的治療頸椎腰椎骨質增生制劑。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發明人經過20多年實踐、改進、完善和臨床證明,具有療效快,無副作用,縮短療程,減少用藥量,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總有效率約98%。該制劑包含有防風、荊芥、川芎、威靈仙、菊花、細辛、當歸、羌活、慢京子、蒿本、桂枝、葛根、甘草、熟地、山萸肉、淮山藥、澤瀉、獨活、丹皮、茯苓、秦艽、狗脊、牛膝、骨碎補。 上述各種藥物的重量份:防風15-20、荊芥9-12、川芎6-12、威靈仙9-20、菊花10-15、細辛3-5、當歸6-15、羌活9-15、慢京子10-15、蒿本9-12、桂枝6-9、葛根6-12、甘草6-15、熟地12-20、山萸肉12-30、淮山藥12-50、澤瀉9-12、獨活6-15、丹皮9-15、茯苓9-15、秦艽6-12、狗脊10-20、牛七10-15、骨碎補9-15。 本發明各種藥的藥理藥性載于《本草綱目一書》李時珍著、《醫學三字經淺解》陳修園著。 防風:本品辛散祛風,微溫不燥,勝濕止痛、主治風濕痹證, 關節疼痛,四肢攣急。 荊芥:本品性平,長于去風,主治外感風寒。 川芎:本品性辛溫,活血補肝血,搜肝風,潤肝燥,行氣開郁, 主治寒痹筋攣緩急,半身不遂,腰腳酸軟弱,瘀血。 威靈仙:性辛散溫,走散力強,祛風濕,通經絡,主治風寒濕 痛,麻木重著,伸屈不利。 菊花:本品辛涼疏散,善除風熱,匡涼清潤,平肝明目,主治 頭目眩暈,肝陽上亢,目暗不明。 細辛:本品辛散溫通,芳香走竄,能達表入里,即散表寒,又 祛里寒;長于止痛;主治風寒痹痛;肢節疼痛;偏正頭 痛,鼻塞不通。 當歸:辛溫氣香以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益,善和血分,有 血中圣藥之美,主治頭暈耳鳴,心悸眠,痛經,血瘀者 痛,風寒濕痹,肢節疼痛,血虛腸燥便秘。羌活:辛散苦燥,祛風除濕,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伏風 頭痛。慢京子:辛涼疏散,輕浮上行,善散頭面風熱之邪而止痛功良, 主治,風熱頭痛,偏正頭痛,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蒿苯:辛溫香燥,氣雄而烈,藥性上達,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主治,巔頂頭痛,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甘草:甘草以甘為用,能入二十經,具有補氣,緩急,解毒和 藥等多種功能,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 藥性,主治脾胃虛弱,四肢攣急疼痛,緩解某些藥物毒 性。桂枝:辛溫發散,甘溫助陽,發汗解表,溫通血脈,主治寒凝 血滯諸痛,肩背肢節疼痛,月經不調,陰寒痹阻。葛根:辛涼升散,甘涼而潤,生津止渴,主治,發熱頭痛,頸 背強緊。熟地:微溫甘潤,質地滋膩,補心肝之血,又滋肝腎之陰,為 溫腎補精之要藥,主治肝腎陰虛,腰酸腿軟,頭目眩暈, 遺精盜汗,骨蒸勞熱,心悸失眠。山萸肉:甘酸溫潤,補肝腎,收斂固澀,主治肝腎不足,精血 虧虛,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小便頻數,遺精滑精。準山藥:味甘平,不燥不膩,補肺脾腎氣陰不足,補肺止咳, 補脾止瀉,補腎固精縮尿,主治,腎虛下元不固,遺精, 小便頻數。澤瀉:味淡滲,性寒泄熱,利水滲濕泄熱。主治陰虛火旺,痰 飲,頭目眩暈,濕熱淋痛,濕熱引起水腫。獨活:辛散苦燥,祛風除濕,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伏風 頭痛。丹皮:味辛行散以化瘀,苦寒清熱以涼血,主治跌打損傷,腎 陰虧虛,無汗骨蒸,熱毒瘡瘍,閉經,痛經。茯苓:味甘淡滲利濕,長于利濕運脾,主治水種脹滿,痰飲眩 悸,心腎不足,氣血兩虧脾胃虛弱。秦艽:辛散性平不烈,祛風濕療痹痛,寒證,熱證均可應用, 主治風濕痹證,寒痹熱痹,骨蒸勞熱。狗脊:甘溫,補腎,苦溫除濕,兼有溫補固攝之功,主治頸腰 背痛,腰痛脊強,足膝軟,不能俯仰,小便頻數。牛膝:苦降下行,主入肝腎,生品降散,長于活血。通淋利關 節及引血下行,凡血分瘀滯,血熱上逆,及熱淋痹證均 為常用,制用偏于補肝腎,強筋骨,主治肝腎不足,腰 膝酸痛,筋骨無力濕熱痹證,眩暈頭痛。骨碎補:味苦性溫,補腎,療傷續骨,主治腎虛腰腳痛,耳鳴 耳聾,筋傷骨折。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將上述方劑中的各種藥按重量份稱量出后用粉碎機碎成粉末,用22目過篩,然后粉末煉蜜為丸,或將方劑藥物提取高濃度藥液,加入上述方劑藥粉、裝入膠囊。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每次口服10g,一日3次,腰椎增生患有腎虧嚴重者,需用淡鹽水送服、至藥力直達腎經。 本發明的臨床病例列舉如下: 李××,女,57歲,工程師,1992年2月8日初珍。 病史,1985年即患頸椎增生、頸部酸、麻、脹痛、活動受限,合并雙側肩周發炎,反復纏綿10年之久,每作勞損治療,效果甚微,服藥服得驚人,終不能解降病痛,曾用過推拿,按摩、針炙、電療、熱敷,服過中西藥等治療,終未能愈,今年上肢手基本達到不能自理,家人一起扶來。 就診:痛苦面容,頸部活動受限,酸麻、脹痛、肩周特另酸,左手自不能疏發,合有頭痛,舌苔淡白,脈細數,X光檢查結果報告單1-6椎唇樣增生,5-6椎挾窄。 辨證屬肝腎虧虛夾風寒濕,病情重,處理辦法,處上述頸椎增生方劑二劑,日煎服一劑,分上午、中午、下午各服一次,服藥一天后患者癥狀迅速緩解,患者服藥二劑后,感到很舒服,復診連服15劑,癥狀完全消失。95年元月2日追訪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一切如常,未見復發。 龐××,男,65歲,××鄉鎮政府領導,1993年就診,病史,1982年即患腰椎增生合并左側坐骨神經痛,腰部酸脹痛,腰部彎曲維難,病情反復發作11年,每作風濕治療、療效甚微,服藥不知多少,四處求醫,談藥色變,病痛始終未得解除,患者曾用過推拿,針炙,熱敷,中西醫住院治療,終未能愈,今年走路需柱拐杖才能行走,苦不甚言,家人一起扶來。 就診:痛苦申吟、腰部嚴重活動受阻。及酸脹痛,一條線同左側股痛至腳、并合頭暈、舌苔白、脈細沉無力,X光檢查結果報告單1-5椎刺增生,4-5椎挾窄。 辨證屬腎陰虛,精血虧損,合風寒濕,病情嚴重,處理辦法,處上述腰椎增生方、三劑,每天服一劑,每日服三次、上、中、下午各服一次,觀察病情變化,服藥后第二天患者疼病癥狀消失一半,連服20劑癥狀完全消失,94年3月5日追訪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一切良好,同樣工作生活,未見復發。 上述案例,只不過是我們幾十年來千百個臨床案例的幾個,在這里不一一列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