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譽為“書圣”。人們稱他的書法“飄若游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天質自然,豐神蓋代”。他的主要書法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蘭亭集序》等。其中,以《蘭亭集序》的聲譽最高,被視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也叫《蘭亭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等。東漢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四十幾人,在山陰的蘭亭舉行“修禊”禮。期間眾人作詩行文表達對蘭亭美景的贊嘆,王羲之寫《蘭亭集序》作為眾人所寫詩文的序。 作為一篇序文,《蘭亭集序》不僅文字優美,章法更是古今第一。北宋書法家黃庭堅這樣稱贊《蘭亭集序》:“《蘭亭序》草,王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復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 由此可見《蘭亭集序》的行書藝術可謂精美絕倫。整篇《蘭亭集序》總共324個字。每字各生妙趣,行云流水,筆鋒圓轉,收放自如。序文中很多相同的字,都被王羲之寫出了不同的風格,可謂重字不重形。這也是《蘭亭集序》書法藝術的精妙之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