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人類文明,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以寶墩文化、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如今,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其中,就梓潼縣、滎經縣、犍為縣、華鎣市、邛崍市、閬中市這三個縣和三個縣級市,名字大部分人讀錯了,你能讀對嗎? ![]() 梓潼縣 首先,就梓潼縣的“梓”字,名字一讀就錯,其正確讀音為(zǐ)。梓潼縣位于綿陽市東北方,位于東經104°57'16”至105°27 '35”,北緯31°25'27”至31°51'43”之間。縣境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全縣面積1442.32平方公里。早在戰國時期,秦國就在該地區設立梓潼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梓潼縣隸屬于四川省綿陽市,總人口約為37萬人。 ![]() 滎經縣 就滎經縣的“滎”字,正確讀音為(yíng)。滎經縣地理位置介于北緯29°29′~29°56′,東經102°20′~102°56′之間。早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今滎經縣一帶屬嚴道縣。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 設榮經縣,隸屬雅州。2000年,雅安撤地設市,滎經縣歸四川省雅安市。如今,滎經縣總人口約為16萬人。 犍為縣 其次,就犍為縣的“犍”字,正確讀音為(qián)。就犍為縣的歷史來說,在漢朝到隋朝時期,該地區長期屬于犍為郡。換而言之,犍為這一地名的歷史已經超過2000年了。公元583年,隋朝正式設立犍為縣。1985年5月,撤銷樂山地區,改為樂山市,犍為縣屬樂山市。如今,犍為縣總人口約為57萬人。 ![]() 華鎣市 就縣級華鎣市的“鎣”字,同樣非常容易被讀錯,其正確讀音為(yíng)。縣級華鎣市位于四川盆地東部、華鎣山中段西麓,是四川省的東大門。距重慶126公里,距成都300公里,因華鎣山而得名。華鎣西周為巴國屬地,東周襲之。秦為墊江、宕渠兩縣分轄。1998年至今,縣級華鎣市由四川省廣安市代管。如今,華鎣市總人口約為37萬人。 閬中市 再者,就閬中市的“閬”字,正確讀音為(làng)。縣級閬中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境內擁中國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的閬中古城。如今,閬中市總人口也約為90萬人。 ![]() 邛崍市 最后,就邛崍市的“邛”字,名字一讀就錯,其正確讀音為(qióng)。邛崍隸屬四川省成都市,自古為“天府南來第一州”,在古代歷史上,該地區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臨邛。如今,縣級邛崍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總人口約為62萬人。 文/情懷歷史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地理一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