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葉曉彥)今天是“全國助殘日”。今天上午中殘聯、北京市委、市殘聯等領導到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調研北京市殘疾人工作的發展狀況。記者從市殘聯獲悉,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成年殘疾人非醫療康復納入醫保政策,今年有望實現。 市殘聯康復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兒童康復保障方面,每個0到6歲的戶籍兒童到定點機構接受康復,均可以得到每年3.6萬元的補貼,定點機構包括60多個康復機構、60多個教育機構和70多個民辦機構,可以保證兒童就近接受康復。在殘疾人輔助器具方面,去年本市出臺了《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明確了非貧困殘疾人的補貼標準由原來的30%提高到50%,享受低保、低收入待遇、失業無穩定收入、16周歲以下殘疾兒童少年、在校殘疾學生等5類困難殘疾人可享受100%輔具基本補貼。目前,本市在成年殘疾人的非醫療康復政策尚有不足,“因為殘疾人除了在醫院接受治療可以享受醫保之外,他們回家之后仍然需要長期的康復治療。”以一位截癱殘疾人為例,雖然出院后病情穩定了,但生活上仍然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弱,家庭成員照護的壓力非常大。 據了解,市殘聯已經啟動“生活重建項目”,截至目前已經為150個脊髓損傷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目前這個項目采用的是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但這并不能解決長期康復的需要,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出臺保障政策。”這位負責人說,現在,市殘聯已經在與政府相關部門就成年殘疾人非醫療康復納入醫保問題進行實質探討,有望今年實現這一政策。 市殘聯日前發布的《北京市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也明確表示,本市將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提升非醫療康復服務水平,構建覆蓋嬰幼兒、兒童少年、青壯年、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康復服務補貼體系。J224 (原標題:本市成年殘疾人非醫療康復 有望納入醫保) (原標題:本市成年殘疾人非醫療康復 有望納入醫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