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燕趙都市報 2018.02.24
無論是為了環境,還是為了公共安全,每個人都需自覺參與垃圾分類處置。否則,亂丟有毒有害物品和不明液體廢棄物,會給他人帶來傷害不說,更有可能累及自身及家人,甚至是觸犯法律,理當警醒。
很難想象環衛工人被氫氟酸腐蝕后的疼痛,有網友評論說“看著都心疼”。實際上,這樣的事件極具有警示意義。 其一,對危險化學品的處理,不能混同于一般垃圾。以此次事件為例,事發垃圾桶屬于馬路上的公共垃圾桶,一時之間無法確認裝有強酸的塑料瓶是何人所拋。但對于肆意扔這樣垃圾的人而言,顯然是在給環衛工或撿拾垃圾的人埋設炸彈,即便是不知情下的投放,也證明了其自身環保和安全意識的淡薄。 其二,環衛工的安全教育不容缺失。環衛工面對種類繁多的垃圾,保護好自己永遠是第一位的。以這位環衛工為例,如果對不明液體多些警覺,或者在收集有毒有害垃圾和不明液體廢棄物時,用專業工具進行分揀,不用手直接接觸,悲劇或許就可以避免。因此,應加強環衛工人的崗位安全教育。 其三,找不到責任人,責任誰來負?這也是公眾關注的問題。如果能確定拋垃圾的責任人,環衛工人可以直接向責任人索償;但是,即便找不到拋垃圾的責任人,也不應影響環衛工人醫藥費、誤工費的索償。總之,環衛工因此受傷了,用人單位理應擔負起責任,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善后工作,以切實保護好環衛工的合法權益。 其四,這也是一堂公共安全課。一方面,這警示后來者,氫氟酸這樣的危險品離我們并不遙遠,因此對待不明物品或液體,每個人都應慎之又慎,尤其應監護好孩子,切莫被不明危險品所傷害;另一方面,我們個人也應增強安全意識,更應保持公德心,投放垃圾既要做到分類投放,對一些違禁品也應妥善處置,不能因為自己的任性給社會添亂,或給他人帶來危險。 環衛工被氫氟酸腐蝕,我們在感到痛心的同時,更應該從中汲取教訓。尤其是在垃圾分類處理已成為社會共識的當下,氫氟酸的出現無疑是對公眾素質的一次考驗。無論是為了環境,還是為了公共安全,每個人都需自覺參與垃圾分類處置。否則,亂丟有毒有害物品和不明液體廢棄物,會給他人帶來傷害不說,更有可能累及自身及家人,甚至是觸犯法律,理當警醒。 |
|
來自: 太乙ocwfrzeutj > 《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