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貼春聯、吃年夜飯、穿新衣服……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其中,收壓歲錢對于小孩子來說,可能是除了穿新衣服之外最快樂的瞬間了,每當過年的時候跟隨父母走親訪友,總會有一大波“紅包雨”。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的數額也開始水漲船高,從以前的幾十元到現在的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元,孩子們收到的錢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煩惱也越來越多。 相信不少朋友都在小時候遇到過父母要幫忙“存”壓歲錢,但往往都是存著存著壓歲錢就不見了,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父母認為小孩子無法處理好數額較大的金錢,代為保管使用,出發點還是好的。但最近云南有個女大學生小娟就沒有這么幸運了,父母不但總計“沒收”了她5.8萬元的壓歲錢,甚至連大學學費都不給她交,無奈之下小娟只好將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返還5.8萬元的壓歲錢。 原來小娟的父母早已協議離婚,雖然小娟是由母親撫養,但是父母二人之間因為撫養費、財產分割問題一直矛盾不斷,等到小娟考上了大學,雙方又都不愿承擔小娟的學費、生活費。在奶奶的幫助下才順利入學的小娟,在度過第一學年后,為了繼續學業,不得不以要求返還壓歲錢的理由讓父母為其支付學費和生活費。最終經過法院調解,小娟父母最終同意每月定期向小娟支付大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共計1500元,直至小娟大學畢業。 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壓歲錢的歸屬還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大部分網友認為,作為“禮尚往來”的產物,收進來的雖然是孩子,但給出去的卻是父母,所以壓歲錢交給父母理所應當。可是也有網友認為既然壓歲錢就是給孩子的,那就應該歸孩子所有,父母只能是代為保管。事實上,拋開這些爭論,只要父母合理支配使用這些壓歲錢,就能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沒錯,小編這里所說的合理支配使用,就是投資。上面我們也提到,孩子的壓歲錢從原來的幾十元不斷攀升,到今天的成百上千,金額數目已經實現了巨幅增長,這時候如果父母為孩子購買一只股票、一只基金,就就能夠充分發揮壓歲錢的作用。而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投資的類別不斷增多,為壓歲錢投資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方向、渠道。 當然,穩健始終是站在壓歲錢投資第一位的,其次是收益,最后就是靈活性。從這三方面考量,如今已經走上規范發展道路的P2P首當其沖。在經歷了監管整改后,P2P市場上的風險保障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提升,而收益與靈活性是其一直以來的天然優勢,所以,解決壓歲錢越來越多這樣的“幸福的煩惱”,P2P這種新興的投資模式是無疑是最佳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