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禹陵廣場穿過禹貢橋,依次禹祠、享殿和禹廟。禹祠,即姒姓家族的宗廟,祠中有詳細的姒氏世譜。享殿內墻壁上繪有大禹治水的壁畫,并在另一間大殿中展出了歷代歌頌大禹的詩詞,表達了數千年來人們對這位治水英雄的景仰與崇拜之情。兩邊有碑廊,展示了不少碑文。禹廟是祭祀供奉大禹的地方,建筑相當規整。 這些建筑千百年來多有損毀,現在的建筑是近現代陸續修復的。 ![]() ![]() ![]() ![]() ![]() ![]() ![]() ![]() 大禹陵碑亭,碑高4.05米,寬1.9米,整體端嚴敦厚,字系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 ![]() ![]() ![]() ![]() ![]() ![]() f菲飲亭 ![]() 菲飲泉 ![]() 會稽山它是大禹娶妻、封禪的地方,同時也是大禹的陵寢所在地。早在隋代,會稽山就被列入我國的“四鎮”之一。唐代時,又封霍山為中鎮,與五岳并舉,稱為“五鎮”,即:東鎮沂山,中鎮霍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南鎮會稽山就在紹興。 ![]() ![]() ![]() ![]() ![]() ![]() 禹廟:午門 ![]() ![]() ![]() 大殿 ![]() 乾隆題詩的御碑亭 ![]() ![]() ![]() ![]() ![]() |
|